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绿色城镇化亟待推进


时间:2013-05-23  来源:经济日报 点击: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地区津津乐道的是有多少农民住进了新楼房,有多少宅基地被节省出来复垦,新建了多大面积的广场,新修了多少公里马路,但保留了多少古树,新增了多少绿化面积,却不在关注范围内,以至于人们看到的一些新型城镇只是由高楼、广场和公路组成,实在缺少养眼的绿色。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中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其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是提高质量的关键因素。那么,在新一轮的城镇化热潮中,如何将生态文明理念和实践贯穿其中?

  有识之士呼吁,增加绿色生态产品供应是当务之急。随着经济迅猛发展,我国提供农产品、工业品、服务产品的能力迅速增强,但提供清新空气、清洁水源、舒适环境等这些绿色生态产品的能力却在减弱,这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追求身心健康和高质量生活的期待不相适应,满足不了人们对绿色生态产品不断增加的需求。

  推进城镇化,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享受现代文明,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一些地区推进城镇化的立足点不对,为了占地卖钱,不断扩大建成区面积,把应该保留的湿地、草地、湖泊变成了水泥板,导致干旱洪涝频发、四季气候失常,让人们很难享受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雪”的自然美景。

  特别需要警惕的是,不注重生态环境建设,一味地提高开发强度,不仅带来环境问题,也会带来资源安全问题,特别是水资源保障面临威胁。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极为有限,缺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自己把森林、湿地、湖泊等“水盆”搞得越来越小是原因之一。如果不控制开发强度,不从现在开始重视增强水的涵养能力、水的存储能力,我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将面临水资源危机的严峻挑战,现在西南等地区的连年干旱已经敲响了警钟。

  生态环境恶化、资源安全面临威胁,这违背了我们推进城镇化的初衷,不是生态文明的进步而是退步,这样的城镇化我们宁可不要。

  所以,推进城镇化,摆正立足点非常关键。要立足于人的城镇化,立足于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不能为了提高城镇化率而城镇化,不能为了提高经济增长速度而城镇化,更不能依靠占地卖钱、扩大投资、增加产能、繁荣房地产来推进城镇化。

  在推进城镇化的举措中,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认识到生态是一个系统,山水田林与城市是同一个生命共同体。破坏了山,砍光了林,也就破坏了水,山就变成了秃山,水就变成了洪水,地就变成没有养分的不毛之地。因此,需要调整的重点之一就是要保护和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

  各地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要有点自律精神,控制开发强度,留下必要的生态空间,来净化追求GDP所产生的脏空气和脏水,让城市居民有养眼养肺的生态空间,让水资源和动植物有个栖身之地,要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来源:经济日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