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警惕新形势下的农民负担反弹


时间:2012-06-07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业新闻网 点击:

近期下乡调研,很多农村村组干部反映,隐形的农民负担渐有反弹之势,不容忽视。

  有一个村,近年来在农村电网改造、山塘水坝整修、村组公路建设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实效。通过国家投资、以奖代补、向上争取资金、村民投工投劳等方式,改善了当地的基础设施状况。然而,建设搞完之后,坐下来算账,却是资金缺口大,无法算拢。农网改造,国家只负责高压部分,低压和杆线以及其他费用还是要村上负担,村上负担不下6万元,而且随着设施改造,负荷增大,新一轮改造的压力增大;塘坝等水利设施整修,上级按照2~3千元/处以奖代补,而实际要2~3万元的费用,而群众的积极性又高,所以欠账也要搞。村组公路建设,是民生事业,上级按照修路的长度和标准补助,500米以下的组级公路由自己负担,但是很多组级公路也就是在500米以内,所以只能由农民自己负担。所有的这些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加起来,一个村就是几十万,而且很多设施还不是一劳永逸,还需要维护和管理费用等长期投入。如果村级集体经济不活跃,就只能由农民群众负担。现在,像这样的村,并不是个案。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认为,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应该把握好几个原则:一要量力而行。切不可跟风就势,盲目上马,特别不能存在短期行为;二要合理规划。要尽可能的用好用活用足政策,争取上级的资金投入,尽量减轻农民负担;三要吸纳社会资金。要充分利用地方优势,积极吸纳社会资金,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国家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相关补助标准,扩大补助范围,保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的资金来源,莫让农民负担反弹。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业新闻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