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创业能人 爱心达人


时间:2013-04-25  来源:《浙江残联》 点击:
     如果您有机会来到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意仕达电子有限公司,就会看到一排排整齐美观的厂房、一座座规范整洁的车间、还有办公室内一块块扶贫帮困、关爱弱势群体的爱心奖杯和匾额。但是,您可能想不到,这家年产值超亿元的规模型企业的“引路人”,竟然是一位视力几近失明的残疾人。他,就是宁波意仕达电子有限公司的老总沈国新,一个自强自立的创业能人,一位乐善好施的爱心达人。
 
 
创业路艰,勇往直前何惧“摔”
      沈国新出生在慈溪市观海卫镇农村,5岁时因出疹连续5天高烧,导致他的视力下降到几近失明的边缘,双眼裸视力只有0.0002。上学后,沈国新不得不戴上厚重的眼睛。
      尽管视力给沈国新带来了极大不便,但他始终坚持面对。沈国新在农村务工干农活,到村办企业跑销售,后来任大队团支部书记、镇建筑队队长、镇劳动服务站站长、镇城建办主任等职,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85年,生性好强、喜欢挑战的沈国新放弃了镇城建办主任的“金饭碗”,决定下海去实现自身的价值。这一年,他35岁。
      上世纪80年代,收录机、黑白电视机是紧俏的家用电器。嗅觉灵敏的沈国新摸准了市场行情,把目光瞄准了收录机喇叭和电视机天线。他拿出了仅有的2000元积蓄,尔后又东借西凑筹集了3000元钱,以5000元钱起家,和朋友们合资办起了一家家庭作坊式企业——师桥电子器材厂。
       为了少化一些住宿的费用,他不住旅社住在阴暗潮的防空洞;为了节约坐车需要的路费,他不坐公交每天骑着破自行车跑遍大上海的角角落落……创业之始,沈国新走着常人难以想像的艰辛之路,低视力更是给他带来了一次次的磕碰。有一年,沈国新到宁波办事,由于视力不好,下车时一脚踩在路上的一个圆柱形物体上,身子猛地摔到在地,右脚摔得血肉模糊,更不幸的是,戴着的玻璃眼镜也掉在地上,等他摸索着捡起来时,镜架已经断裂。身单孤影的他最后在一位陌生人的帮助下到医院进行了简单的包扎,用线绑好镜架后又赶往宁波轮船码头,坐船直奔上海——因为,那天,他和一位客户约定要在上海谈业务。
      天道酬勤。1987年,他们的企业转为镇办企业,每人分到了40多万元。在那个万元户都能引以为傲的年代,这是多么巨大的天文数字啊?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电视天线逐渐淡出了市场。如果不开发新产品,企业就没有出路。1993年,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考察,他再次出人意料地来了个大胆的设想——自主研发欧式插座。当年10月,他只身来到广交会上,想从一家进出口公司取得一只欧式插座的样品,然而,结果他一到现场就吃了一个“闭门羹”——广交会的大门并非人人可以进去。经过一番努力进入广交会后,这家进出口公司给他的又是一个“闭门羹”。就在广交会剩下最后一天时,已经连续“磨”了七天的沈国新终于用他的耐心和恒心深深打动了这家进出口公司的负责人,把一只欧式插座交到了他的手中。之后,他跑了二个月时间弄懂GS认证知识,又跑了二个月时间找到了认证公司和相关标准。1995年4月,由“意仕达”自主研发的慈溪第一只欧式插座终于“破壳而出”。开发一个月内,它为“意仕达”赢得的第一笔订单就高达300多万元。10多年来,意仕达公司的欧式插座年产值已近2亿元,每年出口创汇1500多万美元。
      为适应全球节能减排的新趋势,提高企业竞争力,沈国新居安思危,从2008年开始,亲自主导研制智能化节能插座,目前已经获得成功。公司已具有年产节能插座400万只的能力,如均投向消费,一年将节电8亿度,减少碳排放近44亿吨!
 
 
帮困路长,拳拳爱心系弱者
      今年的10月15日是“国际盲人节”, 10月12日,宁波电视台、宁波日报、晚报等多家媒体联合对沈国新进行了专访,联合报道他身残志坚,创办企业成功之后回馈社会的动人事迹。他在采访中说:“特别像我这种个性,就是想做点事情出来,人家会做我也会做,而且要比人家做的好”。多年来他紧抓市场机遇,把握时代脉搏,取得了事业的成功。他还说:“我不能忘记对社会的回报,拿出一定的钱去做点好事,照顾一些困难户或者照顾一些年老体弱的。”朴实无华的语言落实为他多年来扶危济困的坚实行动。
      在企业日新月异,自已脱贫致富、走向成功的同时,沈国新从来没有忘记那些像他一样在贫困线上挣扎的残疾人和困难群众。
      从2003年开始,“意仕达”每年以冠名形式向慈溪市慈善会捐款5万元,以帮助身处困境的群众;2005年,当他得知该镇在加强社会治安上需要增添新的设施时,主动赞助5万元用于设立治安岗亭和巡逻车等设施;2006年,观海卫镇沈师桥村和谐促进会成立之初,“意仕达”再次慷慨相助,送上了2万元现金。对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他每月定期向每人发放100元。
      心系公益事业、心系弱势群体,同时,沈国新还心系着贫困失学的儿童。2004年,沈国新的儿子沈一镭到北京开会,无意中从省团委有关人员中获悉丽水龙泉县有不少孩子因为贫困面临失学,于是返慈后将这个情况告诉了父亲。沈国新二话没说,就一个字——帮!当年,他们与该县的15名贫困失学儿童结成了对子,从小学到高中,这些孩子将一直可以得到远方这位陌生伯伯伸出的温暖大手。
      作为一个产值超亿元的规模型企业掌门人,沈国新不吸烟、不喝酒,也不喜欢参加娱乐活动。每天除了公司的事务,就是看看书、陪陪家人,尽享天伦之乐。但他始终热衷于慈善事业和公益事业,对于面临困境的弱者,永远怀着慈悲之心和仁爱之情。近年来,他已累计投入资金200多万元,为不同的对象排忧解困。这几天,沈国新又忙着在走访了解附近残疾人生活情况。他说,在他身边,还有一些贫困残疾人需要有人伸出援助之手,他想以结对的形式帮帮他们!


来源:《浙江残联》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