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在京郊板栗之乡渤海镇的田野,到处都是栗农嫁接板栗的身影。栗农魏广生的板栗园内,79岁的魏老汉从一棵品种优良的板栗树上剪下一根枝条,然后用小刀削下一个饱满的树芽,放入嘴中,回身来到一棵待嫁接的板栗树前,在根树枝上削下一块很小的树皮,之后将含在嘴中的树芽贴了上去,用一块1公分宽的塑料布包好,这一连串的动作只用了1分钟,就完成了异树取芽嫁接。不远处,栗农刘长金好奇地凑过来取经,魏老汉告诉刘长金:“我这是用了10年摸索出来的板栗嫁接新方法,你要是想学,我可以免费教你”。
10年前,魏广生发现传统的板栗嫁接工艺,多是截枝插皮方法,这种嫁接工艺的弊病是,留下的伤口大,不好愈合,遇到刮风天气,接穗极易从接口处折断,并且容易发生“串皮干”等病害。为改变这种嫁接方法,魏老汉先后试用了其他树种所采用的芽接方法,但多次实验都失败了。2010年春季板栗嫁接时,当魏老汉看着一位栗农采用传统方法嫁接所削接穗去皮,留下的木质部时,突然眼睛一亮,为什么不把芽接与枝接结合在一起呢?于是,他取饱满种芽时故意带些木质部分进行嫁接实验,不承想,这一试还真成功了。如今魏广生嫁接成活了的十多棵板栗树都长到2米多高了,不仅长势旺盛,而且连原来芽接处的伤面很难看出来。
据当地林业技术员介绍,魏广生的这种嫁接方法叫带木质部芽接,只是在板栗嫁接技术上少有应用,它与传统的接穗嫁接方法相比,具有省材料、省工时、不用提前采接穗、成活率高、创伤面小、感病率低等特点,具有广泛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