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没有土地的村庄 谁来为失地农民买单


时间:2013-04-17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业新闻 点击:

     我们怀着复杂的心情,记录了以下这些故事,一个没了土地的胶东村庄的真人真事。

    在这个古老的小山村,千余亩土地在“农业开发”的阳光下,几乎全部被“流转”给了一家私营房地产企业。世代劳作和生息其上的农民,自此只能或外出打工,或蹲在墙根回忆曾经有过的耕作艰辛和丰收喜悦。

    我们感叹的,不仅仅是原先这块土地的主人现在成了这个村庄的雇员或边缘人;更多的是在这小山村土地流转的故事中,农民、农村基层干部、地方政府官员和开发商各自表现出来的无奈、漠然、强势和傲慢。

    开发的目的是什么?土地流转的目的是什么?答案像胶东的天空一样明澈:为了农民,为了农村,为了农业。

    为了这个目的不被亵渎和流转,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颁布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这些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不容侵犯和践踏。各级党组织、各级人民政府,都必须成为农民利益和法律底线的哨兵和保卫者。

    土地对于农民来说,是安家立命的根本;对于亿万外出打工者来说,是寄托心灵的家园;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和谐稳定的保障。保持我国土地制度和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长期稳定,是保持我们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石。长期稳定不变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使用权,是国家赋予农民的法定权利。任何人、任何组织,都无权为了一己之私或者其他什么目的,将它当做一块寻租逐利的“唐僧肉”。

    胜利村对于山东对于青岛,真的很小很小。但胜利村对于胜利村人,却是其祖祖辈辈以及子孙万代耕种光荣和梦想的广阔天地。一个没有了土地的胜利村,还叫村庄吗?谁来为失地的农民买单?

    希望那些“没有土地的村庄”,能够引起更多关注。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业新闻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