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各位网友好,欢迎访问“江苏农业网”在线访谈,本次访谈的主题是2013年中央和省一号文件精神及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解读。首先向大家介绍参加今天访谈的嘉宾,他们分别是省农委副主任李俊超,省农委政策法规处处长马强、副处长蒋金泉以及马吉骁科长。欢迎各位的到来。
(2013-04-12 14:43:42) |
|
[主持人]: 首先请李主任介绍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一号文件主要精神。(2013-04-12 14:44:15) |
[李俊超]: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1月31日正式发布,这是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连续第10个中央一号文件。今年一号文件全文约10000字,共分7个部分26条,包括:建立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机制,努力夯实现代农业物质基础;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稳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大力培育发展多元服务主体;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有效保障农民财产权利;改进农村公共服务机制,积极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切实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要精神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2013-04-12 14:44:15) |
[++++]: ====(2013-04-12 14:45:03) |
[李俊超]:一是“两个必须”:必须固本强基,始终把解决好农业农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必须统筹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着力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13-04-12 14:45:03) |
[++++]: ====(2013-04-12 14:45:24) |
[李俊超]:二是“两个目标”:这就是“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其中,“保供增收惠民生”就是要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确保农民收入增长势头不减,继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改革创新添活力”就是要进一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体制障碍,大力推进从农业生产经营、农业社会化服务到农村公共服务、乡村治理等领域的机制创新,进一步激发农村发展活力。(2013-04-12 14:45:24) |
[++++]: ====(2013-04-12 14:46:04) |
[李俊超]:三是“两个重点”:首先是农业经营体系创新。围绕构建现代农业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优越性,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重点是“守住一条底线、抓住两个关键”。“守住一条底线”就是充分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真正做到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抓住两个关键”:一是要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导方向是积极培育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组织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农业补贴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倾斜。二是要着力发展多元服务主体。重点是大力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把示范社作为政策扶持重点,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鼓励兴办多元化、多类型合作社,带动合作社大发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公共服务机构作用,加快构建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其次是农村综合改革:一方面是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妥善解决农户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等问题。加快包括农村宅基地在内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开展农村金融改革。加快推进征地制度改革,确保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有提高、长远生计有保障。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另一方面是改进农村公共服务机制。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重点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