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19日,位于河南省新郑市黄帝故里门前的百姓广场正式对外开放。广场上的中华姓氏墙刻有中华民族的3000个姓氏。姓氏墙分3层,首层为中国最早的姓氏“风”姓,第二层为女系下传姓氏,第三层为宋代产生的百家姓等。
核心提示:
姓是一个人家族系统的血缘符号,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和历史文化联系起来。您贵姓,您是哪里人,在中国,这是人们交往中问到最多的问题。中华民族有56个,究竟有多少个姓氏,迄今还是未知数。有人说从古至今,中华民族的姓氏总数有10000个之多,这样看来,《百家姓》收录的姓氏也只是冰山一角。这么繁多的姓氏,究竟源自哪里?它又是如何演化的呢?
《百家姓》就是一部记录姓氏的童蒙读物。它只有568个字,包括504个姓氏。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寻根问祖、追根溯源是人的天性,姓氏及其附着的文化内涵就是一张绝佳的名片,是打通古今交流通道的最好载体,它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史。“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这看似简单的文字排列,却折射了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历史血脉,给出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历史解答。
说起百家姓,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但日前,根据公安部姓氏统计的一个最新百家姓排名已经出炉,排名在前的姓氏为“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其中,超过1000万人的姓氏有22个。
新百家姓
李 王 张 刘 陈 杨 黄 赵 周 吴 徐 孙 朱 马 胡 郭 林 何 高 梁
郑 罗 宋 谢 唐 韩 曹 许 邓 萧 冯 曾 程 蔡 彭 潘 袁 于 董 余
苏 叶 吕 魏 蒋 田 杜 丁 沈 姜 范 江 傅 钟 卢 汪 戴 崔 任 陆
廖 姚 方 金 邱 夏 谭 韦 贾 邹 石 熊 孟 秦 阎 薛 侯 雷 白 龙
殷 郝 孔 邵 史 毛 常 万 顾 赖 武 康 贺 严 尹 钱 施 牛 洪 龚
新百家姓出炉:“李王张”排名前三 总人口2.7亿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副研究员袁义达根据国家统计局第三次人口普查的抽样结果研究发现,全国最大的三个姓氏是李、王、张,分别占总人口的7.9%、7.4%和7.1%。三大姓氏的总人口达到2.7亿,为世界上最大的三个同姓人群。 袁义达是根据国家统计局第三次人口普查的抽样资料,依据各地人口的比例等距离抽样,严格按照统计学原理获得这一全国性姓氏数据的。不仅如此,当代中国的100个常见姓氏集中了全国人口的87%。其中,占全国人口1%以上的姓氏有19个,分别为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和马。历史上,中国大约有一半的人口一直集中在这19个同姓人群中。
此外,中国的同姓人群在地区分布上也是不均衡的。在北方地区,以王姓为第一大姓,约占人口的9.9%,其次为李、张、刘;在南方地区,则以陈姓为第一大姓,大约占人口的10.6%,其次为李、黄、林、张;在南北过渡型的长江流域地区,第一大姓为李,大约占人口的7%,其次为王、张、陈、刘。
为什么新榜上没我的姓氏?
在传统的《百家姓》中,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还有水、云、和等姓氏都排在《百家姓》的前一百名。而在最新出炉的百家姓榜单中,排名前一百的姓氏根本没有这几个姓。有读者疑惑,为什么新百家姓的百强榜单中没有他的姓氏?难道世事变迁,变化真的那么大? >>>详细
《中国姓氏大辞典》编纂出版 收录汉族姓氏23813个
由中国科学院姓氏研究专家袁义达研究员和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邱家儒共同编纂的《中国姓氏大辞典》,全部姓氏均来自于历代姓氏专著、古今文献资料、考古发现和近代人口普查资料。作者历时四十年,一共收录了23813个姓氏。其中,单字姓6931个,复姓和双字姓9012个,三字姓4850个,四字姓2276个,五字姓541个,六字姓142个,七字姓39个,八字姓14个,九字姓7个,十字姓1个。笔画最少的姓为1笔,笔画最多的姓为30笔。除汉族以外,我国当今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均存在使用汉字姓的情况。目前仍在使用的中国人姓氏超过7000种,汉族和少数民族姓氏大约各占一半。 教授呼吁读懂《百家姓》:我们不能数典忘
《百家姓》实际上乃是一部中华姓氏文化的索引,504个姓氏虽然只占了中华民族两万多个姓氏的微不足道的极小部分,却都是引领我们中华子孙走向姓氏文化巍巍殿堂的津梁路径,那么,我们就能够深入中华姓氏文化的堂奥,感受到它的无穷魅力,体悟出《百家姓》的传统价值和现代意义。
《百家姓》一书的由来
《百家姓》是一本关于中文姓氏的书,成书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 《百家姓》、《三字经》与《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吴越钱塘地区,故而宋朝皇帝的赵氏、吴越国国王钱氏、吴越国王钱俶正妃孙氏以及南唐国王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
《百家姓》的次序不是各姓氏人口实际排列,是因为读来顺口,易学好记。《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吴越钱塘地区,故而宋朝皇帝的赵氏、吴越国国王钱氏、吴越国王钱俶正妃孙氏以及南唐国王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 >>>详细
《百家姓》是谁写的?
答:不知道。宋人王明清《玉照新志》说:“两浙钱氏有国时小民所著”,换句话说,作者是钱氏吴越国的“小民”,即没有什么名气地位的读书人。王明清的理由是:“其首曰赵钱孙李,盖钱氏奉正朔,赵乃本朝国姓,所以钱次之。 ”吴越国由钱鏐创立,是五代十国时期相对稳定的一个割据政权。难得的是,钱鏐一再告诫子孙,如遇王者,不要兴兵,应纳土归顺。后来的吴越王钱俶,曾为赵宋平定江南效力,宋太宗时更献国归宋,受封王爵。江浙的民众因此躲过战乱,所以一直感念吴越钱王。 “孙”则是钱俶正室王妃之姓。可见,作者是吴越国民的可能性确实比较大。而“李”则是与吴越国毗邻的南唐国皇室之姓,吟出《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李煜就是南唐后主。
《百家姓》究竟是一本什么书?
答:《百家姓》是传统三大蒙学读物之一,是集中中华姓氏为四言韵语的识字读本。合辙押韵,朗朗上口。
《百家姓》这一类的书在它之前有吗?为什么就它那么流行?
答:有的是。在《百家姓》之前,有关姓氏的文字记载可以上溯至商代甲骨文。战国时有史官编著的《世本》,记载黄帝至春秋时期诸侯大夫的姓氏、世系、居邑等等,可惜到宋朝已经逐渐散逸。中华民族历来重姓氏,此后此类书自然很多,也有不少一直保存到今天。不过,它们都没有成为蒙学读本,自然不可能像《百家姓》那样家喻户晓了。
《百家姓》是什么时候的书?
答:宋朝的。陆游《秋日郊居》第七首自注曰:“农家十月,乃遣子弟入学,谓之冬学。所读《杂字》、《百家姓》之类,谓之村书。”这是见于《剑南诗稿》卷二十五的明确记载。可见,《百家姓》在陆游做此诗前就已经很流行了,成了“村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