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一轮猪肉价格低迷
养猪户硬扛着期盼“春天”到来
气温回升,人们日渐嗅到春日的气息。但对于北京郊区的养猪户来说,“春天”似乎远还没有来。“我记得清楚,去年3月5日,生猪开始跌破每公斤16元,从那时起,除了几次特别短期的价格回升外,基本就没有再赚钱了。”历经了持续一年的猪肉价格低迷,大兴区长子营镇沁水营村养殖户邢军说,现在只能硬扛着等待不知何时会来的“春天”。
大户硬扛小户缩减
前不久的一场大雪让邢军跟妻子这几天起得比往常更早了些。打扫猪舍、给猪做防疫、粉料……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忙碌早晨,邢军跟妻子干劲十足,但在说起持续低迷的生猪价时,两人还是不禁苦笑着说:“我俩现在能做的就是养好猪,但面对市场价格真是没办法,只能硬扛。”
近期,生猪价格降至每公斤12元左右。邢军说,自己的养殖成本大约是每公斤15元,现在这个价格,每卖一头猪,自己都要赔上两三百元。“我们养殖场的规模不算大,母猪有80多头,存栏量有1000头左右。”对于家底儿不厚的邢军来说,一年的价格低迷已经让他有些吃不消,“我们现在已经开始缩减养殖规模,这样可减少饲料投入,还能多扛一阵。”同时,邢军也有自己的打算,他说:“母猪数量要增加到100头,这样一旦价格上来,我马上繁育,能尽快恢复规模,把损失赚回来。”
跟邢军一样,对于北京郊区的养猪户来说,面对低迷的市场价格,唯一能做的就是硬扛。九鼎良种有限公司是一家规模化养殖企业,生猪的存栏量达到15000头。企业负责人黄长征面对市场低价坚持没有减少规模,在他看来,只有保证规模,一旦市场价格看好,才有可能迅速挽回损失。对于这种有点儿类似赌博的举动,从事养殖十余年的黄长征笑着说:“搞养殖需要胆量和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