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陕西省委书记赵正永慰问两会随团记者并接受采


时间:2013-03-12  来源:中国政府网 点击:

  3月11日上午,陕西省代表团团长、省委书记赵正永,代表团副团长、省长娄勤俭专程前往陕西广播电视台北京演播室,看望陕西省全国“两会”随团记者。

  赵正永、娄勤俭说,全国“两会”召开以来,陕西省随团记者及时准确地向全省人民展示“两会”盛况,反映陕西省代表团审议情况和代表的感受,取得了很好效果。大家辛苦了。希望同志们继续努力,把这次全国“两会”报道好,把“两会”精神宣传好,在宣传陕西中展现新闻工作者的风采。

  慰问结束后,赵正永接受了陕西日报、陕西广播电视台、华商报等多家媒体的联合采访。

  陕西日报记者: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陕西省正在落实的民生工程中,有个很显著的数据就是“两个80%”。请问这“两个80%”是怎样保障和改善民生的?

  赵正永:陕西省这几年在改善民生方面有一个铁的要求,就是“两个80%”:第一个是把新增财力的80%用于民生,第二个是把整个公共财政支出的80%用于民生。去年全省财政总收入2800多亿元,财政支出超过3300亿元,其中80%用在了民生。这两年,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下大气力来改善民生,把过去民生方面做得不够的抓紧补上来,力度确实很大,“两个80%”已经得到了完全落实,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比如说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我们比其他省提前实现了全覆盖,而且水平也高一点,这几年财政按每人每年医疗保险比全国高出50块钱来投入。避灾扶贫生态移民搬迁,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提高,教育、就业包括幼儿园建设、幼儿教育,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不同群体的利益调整等,都包含在“两个80%”里头。

  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任务,要让人民过上小康生活,必须持久地推进。今后我们还将继续把“两个80%”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铁的要求,每年都要通过调研和倾听群众呼声,研究推出一些新的举措。我一直讲要让陕西人民过得自尊自信,首先要在保障改善民生上迈上一个大的台阶。

  陕西广播电视台记者:刚刚公布的陕西省各项经济指标显示,陕西生产总值增速在全国位列前茅,有人说这是拐弯超车、逆势发力的成效,您如何评价?在拐弯超车中,如何提高陕西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赵正永:这几年陕西省经济增长速度一直处在全国第一方阵,但是我们仍然感到这仅仅是一个起步。拐弯超车是我们根据陕西实际提出来的,包含了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拐弯超车是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改革开放以来这么多年陕西都在积累优势、积累能量,这个能量积累的过程形象地说就是“潜龙在渊、蓄势待发”,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势能,到了今天应该薄发了。二是拐弯超车也是一种精神状态。现在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有很多机遇和优势,但也有很多的不利条件、不利因素。在这些困难面前,我们是迎难而上、还是退缩,本身就是一种精神状态。拐弯超车要求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拼搏、奋进的精神状态,努力使陕西各项工作争先进位、赶上和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走在全国的前面。三是拐弯超车更是陕西发展的现实需要。以前各省竞相发展,你追我赶,发展都很快,要想后来居上、跨越发展,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只有在重大政策调整的时候,发挥好我们的优势,运用好我们的智慧,才能跨越、才能超车。

  当然我一直强调,拐弯超车一定要把握好方向,注意好平衡,掌握好速度。把握方向就是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可持续发展,不能搞粗放式的发展,不能为超车而放宽放低发展的条件和门槛;注意平衡就是坚持全面发展,坚持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同步来推进;掌握速度就是根据国际、国内发展变化,确定合适的增长速度,这两年我们从14%左右有意识地降低到12%左右,就是为我们调整预留空间。在未来拐弯超车发展中,我们将面临非常艰巨的任务,就是要坚持五位一体,特别是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优先的地位来考虑。

  华商报记者:您曾经在全省宣传部长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在工人和农民中选拔党政干部,请谈一谈这个新思路。

  赵正永:这些年来干部制度改革使招录和选拔工作更加透明,也更加公开,更加社会化,但完全从社会公开招考,渠道有点单一。十八大要求,注重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这充实和丰富了干部和公务员队伍的来源渠道,尤其是现在我们需要那些会做群众工作、热爱群众的,又有基层经历、尊重劳动、吃苦耐劳的,有实践经验的人。当然选拔也有一定的程序,也有一定的条件,省委组织部现在正在调研,起草有关的文件。今后这一项工作要制度化,所有符合条件的人,特别是在基层一线、在艰苦岗位工作并取得成绩的人,都应该有这种机会。

  陕西日报记者:陕西是当之无愧的文化大省,在文化强省建设中,陕西文化产业发展很快。请问我们如何以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又如何协调处理好文化发展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

  赵正永: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后,我们省迎来了文化事业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春天。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出台了相关政策,提出文化强省八大工程,从这几年实施情况来看,势头非常好,现在整个文化事业的公共投入逐年增加,文化产业发展已经占到了全省经济总量的3.5%。但相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文化资源非常厚重丰富的大省,文化对经济的贡献、对社会的影响和有些省相比还是有差距的,所以繁荣文化这项工作省委、省政府一直抓住不放,这也是我们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文化事业上,我们一定要做到让人人共享公共文化服务成果。现在每一个乡镇都有一个机构,叫作宣传教育办公室,专门建设和管理农村公共文化事业,要求村里要逐步配备基本的文体活动器材、有农家书屋,保证群众能够看上戏等等。但是这一方面做得还不够,很多机关干部春节后写的回乡见闻,都谈到了现在农村文化生活匮乏,所以这也是需要我们下功夫抓好的。

  在文化产业上,这几年我们不仅建立了引导资金,而且扶持了一批文化企业,比如陕文投,对于全省文化产业发展起到了带动作用。另外,对中小文化企业给予政策上、资金上的扶持,包括服务上的便利,我们的文化产业基地有一批中小文化企业。我非常高兴的是,现在国内一些文化人才、文化企业开始向陕西聚集,这与陕西文化的发展有很大关系。这两年我们也不断地支持拍一些大片,像《钱学森》、《白鹿原》,特别是《大秦帝国》,反映的都是陕西的文化元素。我们要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来扩大陕西文化的影响力、感召力,进一步宣传好陕西。

  当然,不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都要注重怎么样为群众服务,怎么样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要把一些高雅的、引人向上又群众喜闻乐见的产品生产出来,发挥文化产品应有的社会效应,起到对社会的教化、对道德的引导等作用。我们一定要让健康的、优秀的文化产品引领社会思潮。

  陕西广播电视台记者:眼下环境问题备受关注,PM2.5也是老百姓经常说到的话题。陕西如何围绕生态美改善环境,提高大家生活的幸福感?

  赵正永:这次“两会”代表讨论的一个热点就是环境保护。当我们离小康距离越来越近的时候,大家更感到一个舒适、优美的环境,对工作、生活太重要了。这次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一句话,下决心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污染问题,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讨论的时候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陕西的城市建设越来越好,但如果大气环境不好,将来人不愿意在这儿生活了,那城市建得再好有什么用。所以现在环境治理,是刻不容缓的问题,要提到发展的第一位来考虑。

  今年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时我说要下气力打好大气治理攻坚仗,之所以把它称之为攻坚仗,是因为这个任务太艰巨了。一个地方的环境,不仅与本地方相关,而且受整个区域、甚至说整个国家环境的影响。我想要实现美丽中国,首先要实现美丽陕西,首先要使每一个市、每一个县和乡镇美丽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作为陕西来说,首先要以实际行动来治理好大气污染和水源污染问题。这两年我们在渭河治理中尝到了甜头,比如渭河实行断面监测,现在水质稳定好转,随着治理力度的加大,今后渭河会变清的。只要认真对待,采取铁的措施,就一定能治理好陕西的环境,让大家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安全的水。

  前两天西安的沙尘暴,是近年来比较严重的一次,我们要联手搞好治理。比如说以西安为中心,方圆一百公里、二百公里等范围有哪些污染源,都要把它摸清楚,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当前雾霾成了一个热议的词,对此我们要有正确的认识。一定要认识到它的来源在什么地方,是什么因素造成的,与每个单位、每个人有什么样的联系,不要一提到PM2.5、提到雾霾就感到非常恐慌。我相信我们是有办法有能力解决好的,国外用了二三十年的时间治理了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发挥优势,用更短的时间把这个问题解决好。

  华商报记者:您曾经提到学生在开学第一天,要学习宪法和民法、刑法等法律。如果让您给小学生讲第一课的宪法,您会怎么讲?

  赵正永:提倡学生在开学时学法,是国内外教育专家在实践中提出的建议。我们省已开始实施了,效果不错。法治建设要抓好几个重点,领导干部、公务员是一个重点,青少年也是一个重点。社会成员都应该有法制意识,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言行、维护自己的权益,要建设法治国家、法治陕西,首先要把法制意识树立在社会成员的思想里面。我为什么要提这三个法律,因为这三个法律伴随青少年成长的全过程。宪法是根本大法,每一个人都必须学习宪法、了解宪法、遵守宪法、尊重宪法、敬畏宪法,一定要在宪法规定下工作、生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首先是宪法面前人人平等。民法、刑法这两个法都与我们平时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每一个青少年都应该利用入学教育,把这几个法律学好。当然不是说学一次就行了,每一次都要学,从小学到大学每一次学习的重点不同。教育系统一定要根据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特点,每一年讲解不同的重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教育,让孩子们牢固树立法制意识。比如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要知道国旗、国徽、国歌,知道一些基本的要求。随着年龄的增长、文化知识的提升,学习理解的深度应该不断扩大。

  陕西广播电视台记者:您在深入基层调研中,经常思考推出一些政策措施,比如到安康市汉滨区七堰村调研后启动避灾扶贫生态移民搬迁,与出租车司机拉家常后提出把出租车司机和环卫工人纳入养老保险。您能不能讲讲这些故事?

  赵正永:2010年7月18日,七堰村发生泥石流,造成重大伤亡。到这个村灾害现场,我就提出并全力推动实施避灾扶贫生态移民搬迁,把他们从不安全的地方搬到安全的地方,让生命得到保障。这两年我也目睹了他们一个村、一些家庭和整个陕南搬迁的变化。这个村搬迁后,村民不仅仅住房条件改善了,公共服务设施也在不断完善,而且村子是按照城镇社区的要求来建设的,村民过上了城镇人的生活,我心里非常高兴。陕南搬迁任务十分艰巨,搬下来后也有很多后续的工作。比如怎么样让每家都有人就业,怎么样让他们有持续的收入来源,这也是我不断调研和着力解决好的问题。搬下来的村民有的产业发展得很好,也有的还不够,但是不要紧,工作一步一步来。要利用搬迁改变村民传统的生产生活观念,让他们过上另外一种生活,不仅仅政府有这个责任,帮助他们解决后续问题,而且村民的思想观念也要发生变化,改变过去的就业观,自力更生地改变自己的命运。

  我确实坐过刚才屏幕上出现的那位司机的出租车,出租车司机长期在城市工作,应该和我们市民一样享受城市的公共服务,他们的利益需要我们各级政府很好地维护。现在我们先把他们的养老、医疗问题解决了,今后户籍、保障房等一些其他问题也要统筹考虑。我一直讲,一定要把视角和眼光放在容易被淡忘的群体身上,一定要关注社会的最底层。所以,对出租车司机、环卫工人,还有其他一些群体,我都十分关心。他们在城市的发展中是建设者、是贡献者,整个城市发展离不开他们,我们大家都要尊重他们,更要关爱他们。当时那位司机正在谈恋爱,我告诉他结婚时一定要通知我,但他一直没有告诉我,看来我要等他有孩子时一并祝贺了。

  陕西广播电视台记者:您来陕工作13年了,对陕西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您在工作中,对普通群众非常关心,对他们非常有感情。能不能谈谈对他们的感情?

  赵正永:是的,我到陕西工作已是第13个年头了,对陕西有着很深厚的感情。前两天在做客中央台的时候也问了这个问题,我当时讲了两句话。一句话是这十多年在陕西,我是真诚尽心地付出,尽我自己最大的努力,在人民给我的舞台上,多为人民做些事情。一句话是这十多年也是我一生收获最多最大的,收获了陕西人民的关爱,收获了陕西人民的信任和期待。所以说,我跟陕西的感情是难舍难分、不可分割的。

  中央即将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每一个干部来说都是一次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的很好教育,是一次延安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我来自于普通的工人家庭,是矿工的后代,走上领导岗位以后,我常提醒自己不能忘本,不能忘记曾经培育我成长的基础和群体。所以通过这次教育实践活动,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真正把群众作为国家的主体、社会的主体、我们工作的主体,把人民所想、所盼、所需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陕西广播电视台记者:十八大后有一个词特别热,叫“中国梦”,在陕西老百姓中也有一个词很受大家关注,叫“陕西梦”。请您描述一下,您心中的“陕西梦”是什么样子?

  赵正永:“陕西梦”就是“中国梦”,“中国梦”是由中华民族和各省人民的期望体现的。我的“陕西梦”就是要建成小康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小康陕西就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三强一富一美”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谐陕西就是不断地改善民生,调节好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利益关系,做到公平正义和效率兼顾,让人民顺心满意地工作生活。美丽陕西就是一定要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良好环境。这“三个陕西”实现了,我们的“陕西梦”也就实现了。这次“两会”期间有一位代表说得好,我们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为中国加油,为陕西加油,我们一起努力,陕西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记者 卓九成 孙文生 杜朋举)


来源:中国政府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