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入财政预算,提高保障水平,解除村医后顾之忧
针对目前乡村医生待遇差、农村医疗人才流失的现状,许多代表委员都表示,要加大投入,制定优惠政策,改善工作条件,妥善解决待遇等相关问题,使乡村医生得到应有的报酬。
“要把基层医务人员的能力提升上去,让老百姓真正信得过,就要把人才往下引,在一些基层的服务机构,包括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真正使一些卫生人才能够在基层留下来,还要能够发挥他们的作用。”江苏省盐城市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沈进进代表说。
农工党江西省委主委、江西省政协副主席郑小燕委员建议,参照民办教师“民转公”等办法,逐步转变乡村医生的身份。将工作业绩突出的乡村医生逐步转为国家正式卫生工作者,列入财政编制,享受同等工资福利待遇。
宁夏回族自治区副主席姚爱兴委员建议,将乡村医生纳入社保体系,由中央财政、地方财政、乡村医生按一定比例共同负担,提供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根据乡村医生的工龄给予补助、补偿。建议国家明确乡村医生的财政补助政策,并出台相关条例,督促地方政府将乡村医生的补助、补偿列入财政预算。对村医到龄离岗后给予一次性退养补助。
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长谢阳举委员说,陕西省进行了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改革,在所有村卫生室实行“村级集体所有、乡镇卫生院管理”的模式,合理保障了乡村医生基本工资报酬和福利待遇。从今年起,对乡村医生补助将达到两万元,基本与乡镇卫生院编制内职工报酬相当。“陕西经济不算发达,可以做到,其他省份更有条件,也就是说我们已具备了给乡村医生‘正名’的经济基础。”
为农村培养一支“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卫生队伍
除了提高乡村医生待遇,代表委员们还在基层卫生人才引进培养机制方面提出了不少建议。
浙江省肿瘤医院副院长葛明华代表提出,适时调整高等医学院校招生、培养计划,鼓励医学类大学生到基层、到乡村工作。另外,应完善推广乡镇执业助理医师制,乡镇卫生院执业的医学院校毕业生可自由选择执业医师或乡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并予以法律保障。
九三学社中央的建议中也提到,鼓励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化,并建议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乡村医生岗位培训和医学教育,培训经费方面由财政给予定额补助。九三学社湖南省委副主委、湖南省卫生厅厅长张健委员建议,加大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专项培训经费投入,建立完善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制度。鼓励在岗人员提升学历教育,适当降低成人高考分数线,采取比较灵活的学习方式,使现有人员到有资质的医学院校接受教育,学员学习期间给予一定学费补助。
针对空白村、乡村医生老化和断层问题,张健建议,开展乡村医生本土化培养,即根据本人自愿、村委会推荐,面向志愿从事乡村医生工作的初高中毕业生,择优选送一批到医学院校进行医学中专层次的学历教育,并签订合同,毕业后通过考试,合格人员发给乡村医生执业证书,并回本村开办卫生室,同时使其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资格。另外,根据实际需要,建议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技术人才“县管乡用”、“乡招村用”试点,以确保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的稳定性。
提标扩面,分类扶持,进一步完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
加强基层卫生队伍建设固然重要,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也不容忽视。海南省政协副主席林方略委员认为,解决看病贵的问题,首先要进一步完善目前的医疗保障体系。比如尽可能提高报销的比例,增加纳入报销的疾病和用药的品种,这样老百姓的负担就小了。其次,除了正常的医疗保障体系以外,可以尝试跟社会医疗保险有机结合起来,如与健康、伤害、医疗等保险融在一起,这就无形中构建起了重大疾病保障体系,能够有效减轻大病负担。
福建省福州市第二医院副院长林绍彬委员建议,国家建立城乡居民一体化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将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及城乡医疗救助等制度进行整合,按参保对象的经济水平和医疗需求设定不同的保障层次,并确定与之相适应的筹资与待遇水平,以满足不同经济水平人群的医疗保障需求。重庆市黔江区天禹人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楀代表也认为,政府应坚持分类扶持的原则,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对因病、因残致困的群体,在医疗救助体系中实行分级扶持,提高补助标准。
为了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力量,青海省政协副主席鲍义志委员建议,在条件成熟时,可考虑将乡镇一级卫生院作为县级以上医院的派出机构,将村级卫生室作为乡镇卫生院的派出机构;鼓励县级以上国有医院与乡镇医卫机构建立固定帮扶关系;以托管方式将初级、中级技术人员不能行使处方权的药物寄贮于乡镇医卫机构,把较高层次的医卫服务延伸到偏远农村、牧区。
中国医科大学副校长、盛京医院院长郭启勇代表建议,积极推进医院集团建设。通过医院集团的纵向整合,突破目前乡镇卫生院、社区医院,乃至县级医院的困境,有利于加快推进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同时,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农村医疗建设。应该鼓励社会资本到农村兴建非营利医院,并享受与公立医院同样的待遇;鼓励社会资本与公立医院或公立医院的医务人员合作建立营利医院,满足不同医疗需求,激励公立医院不断改进医疗服务品质。
来源: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