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论道—全国著名专家学者聚焦宜宾早茶


时间:2013-03-04  来源:搜狐网 点击:

  宜宾早茶特色在哪儿,发展壮大之路该怎么走?宜宾早茶千年历史和文化积淀给我们留下什么?现代社会,如何充分传承、发展和保护宜宾茶文化?昨(3)日,在北京举行的“2013年宜宾茶产业北京论道”活动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围绕宜宾早茶谈感受,谈发展,现场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氛围。

  刘勤晋(西南大学教授):时间优势是最大的竞争力

  刘勤晋认为,茶产业在我国是一项处于完全市场经济地位而没有任何垄断因素的行业,其特点是:大量的茶叶商品、同质化或与之相似的产品、充分的市场信息、资源的完全自由流通。在茶的生产与流通过程中除了时间因素外,不存在任何行业限制,各种生产要素具有完全的流动性。每一个厂商都可以同等条件获取更好的市场机会。我国茶区广阔,东西差异很大。宜宾茶区因“产新”早而颇受青睐。因此除了优异的宜宾茶环境与良种外,取得“时间”的优势就是最大的市场竞争力。

  江用文(国茶叶研究所副所长):宜宾早茶是一张金名片

  宜宾茶业在3000年历史演变中,有高潮有低谷。宋代以后,形成的茶马交易中心不仅促进周边地区茶业发展,而且促进宜宾商贸繁荣。而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宜宾主要生产边茶、出口红茶,导致宜宾茶叶的自然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如今,宜宾市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准确定位,主打宜宾早茶、川红功夫两个产品,相信宜宾早茶会成为宜宾市的一张金名片,茶叶产业将成为宜宾市的支柱产业。

  林鸿(著名导演):宜宾红茶具备走向世界的潜质

  2012年我来到宜宾,知道并品尝了宜宾的红茶,也看见了宜宾红茶的潜质。宜宾红茶在口感,汤色等方面都不逊于世界各地红茶,还具备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3000年的茶史,五尺道文化等等。能在寒冷中看到茶,喝到茶,并用心去感受到茶,这其实就是文化的开始。我建议宜宾早茶在每年的宣传上还可以再提前一些,让宜宾茶更快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纪连海(著名文化学者):茶是文化和小康社会的产物

  古代战争的不平等赔偿条约中,除了钱和布匹,肯定都会有茶,在以前,茶就是一种硬通货。所以茶除了基本的饮用功能外,其文化功能也是不能忽视的。而二月二的早春茶,自古都是皇家享用。所以今天我们能喝道古时千金难买的早春贡品,不能不说是一种幸事。

  宜宾发展茶产业具有很好的前景。

  王庆(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茶叶是极具地域特色与历史文化的产业

  宜宾应继续加强茶园基地建设,努力推进茶园规模化、集约化、生态化发展;创新生产模式,加大对专业合作示范社建设的扶植力度,不断提高茶叶生产组织化程度;强化茶叶质量安全,大力推进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夯实茶业发展基础;借助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进一步提升茶叶标准化生产技术水平;加大对茶叶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助力产业升级。

  对于宜宾而言,茶叶是极具地域特色与历史文化的产业,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途,其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满足人们生态旅游需求。


来源:搜狐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