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乡村游:留住传统才能留住人


时间:2013-03-01  来源:新华社 点击:

  新华社贵阳3月1日电(记者李放、陈嫱)“让我来试试!”初春时节,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万峰林脚下的纳灰村中,热情的村民正邀请着过往的游客在自家门口和他们一起进行村里过年时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打糍粑。不少壮实的小伙子上去一试身手,三五分钟后,笑盈盈的他们已是满头大汗。

  重峦叠嶂的山峰、湛蓝如洗的天空、一眼望不到尽的油菜花海……万峰林中的纳灰村热闹非凡,美丽的景色吸引了大批游客,而更让他们流连忘返的却是这里独有的传统和文化。

  村民周顺美告诉记者,这些年,各地旅客来到村里,都喜欢拿起长长的捣棰,和着号子,和村民们一道打起糍粑,其乐融融。

  随着当地旅游业的加速发展,原本贫穷的山区小村寨如今变了模样:家家户户都修起了各具特色的二层小楼、原本泥泞不堪的土路变成了平坦的柏油路、5米一个的太阳能路灯在夜间照的村子灯火通明……唯一没变的是村里人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和文化。

  “我们想来看的就是这样的原生态,过度开发和过度商业化已经毁了好多美丽的风景。”来自陕西的游客王晓忠说,“如果这里的传统和文化变了味道,会让很多游客扫兴而归的。”

  传统保护得好,来的人也就越来越多。2012年,纳灰村接待游客近120万人,当地百姓的生活也因此受益,原本靠天吃饭的村民如今开起了农家乐、小商店,种植和养殖业产品有了更大的市场。蓝天白云下,周围成片的油菜花海映着万峰林,又成为一处美丽的风景。

  2012年贵州省旅游总收入超过1860亿元,同比增长三成,接待游客2.14亿人次,其中不少旅客热衷于像纳灰村这样的乡村旅游。当地旅游部门说,有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来到贵州体验最为传统和古朴的文化与生活。

  记者见到王晓忠时,他已经被热情好客的苗寨姑娘灌下了一大碗的苗寨“拦门酒”。“不仅喝到了美酒,还了解了苗寨拦门酒的规矩。”王晓忠笑哈哈地说,“以后再来喝拦门酒,绝对不能再碰碗了,不然喝了不算啊。”(完)


来源:新华社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