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黄河鲤亲鱼催情产卵与孵化


时间:2013-02-28  来源:未知 点击:

    黄河鲤鱼是全国名贵经济鱼类之一,是淡水养殖的优良品种,金鳞赤尾,体形梭长,肉质细嫩而鲜美。与其它鲤鱼相比,其肌肉中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和较低的脂肪含量,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大量的钙、镁、磷等多量元素。它食性广、适应性强、生长快、饲料消耗低,能够在河道、湖泊、水库、湾塘等各种淡水水域自然繁殖。

    产卵前的准备

    产卵池选择和消毒

    产卵池分土池和水泥池两类,水泥池面积0.1亩~0.5亩,土池面积1亩左右,长条形,要避风向阳,池底无污泥、排注水方便,水泥池清塘、拉网操作方便。亲鱼合池催产前要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清塘,杀灭所有野杂鱼和病菌。

    鱼巢准备

    鲤鱼卵有粘性,自然产卵情况下,卵粘附在水草上孵化,若没有附着物,卵沉入水底而死亡,人工繁殖要准备供鱼卵附着的鱼巢,做鱼巢的材料常用棕皮、聚草、破网片等。

    雌雄分养或拉网检查

    雌雄分养可以避免互相追逐,有利于人工集中采卵,有力于雌雄性腺发育,有利于提高产卵率和孵化率,但在池塘不多的情况下可不分池,只要喂养好,催产适时,也可获得大量鱼苗。分养和拉网检查时应细心谨慎,切勿使鱼体、鳃部受伤,对成熟差的亲鱼最好能単池饲养,偏饲偏质强化培育,促其同步成熟。

    合池催产

    合池催产时间的抉择

    合池催产时间主要依季节、水温和鱼的成熟程度来确定。当春季谷雨以后,水温达到18℃时,亲鱼大部分成熟,即可合池催产。拉网合池时,将雌鱼抓住用挖卵器由生殖孔插入挖出鱼卵观察,当鱼卵呈扁圆形,灰黄色,卵核集中于动物极一端。鱼卵发育至四期末既将进入成熟的第五期,即可催产。

    人工合池催产方法

    鲤鱼自然产卵因天气变化影响和亲鱼成熟程度不整齐的差异。一次产卵不多,拖得时间长,给生产造成很多不便,人工催产可按计划时间和鱼苗数量进行安排,满足生产需要。雌雄亲鱼配组选用催产雌鲤应腹部膨大、卵巢轮廓明显、生殖孔附近饱满,柔软富有弹性,雄鱼用手轻轻压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并能遇水立即散开。雌鱼和雄鱼配组比例一般按二雌三雄。

    催产剂种类与用量

    为规模化生产苗种必须采用人工催产技术,催产方法与其它鲤鱼相同。催产剂的种类有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药物和高效鱼类催产合剂等。注射方法是把亲鱼放在鱼夹中两人协同进行,注射部位为胸腔或背部肌肉,用针将鳞片挑起向头部前方斜刺2厘米,注射器用前要经煮沸消毒。

    布置鱼巢

    亲鱼合池注射后,既要向产卵池布置早已准备好的鱼巢。常见的布置方法有筏式和平行式两种,鱼巢布设密度以能自然敞开不妨碍亲鱼产卵为适度,平列式以1米左右间距为好。

    产卵护理

    在注射的当天下午,最好能加20厘米~30厘米新水。进行一次流水刺激,这样有利于发情。药液注射后,要经12小时~20个小时效应时间,亲鱼才能集中发情产卵。管理人员要随时观察产卵动态和鱼巢卵密度,当鱼卵达到一定量后,要随时更新鱼巢。

    鱼卵孵化

    池中孵化

    孵化池最好是水泥做的池子,面积为50平方米~60平方米,水深1米~1.5米左右,这种池子无污染,好排水,易出苗。没有专门孵化池,土池也可以,面积为1亩~2亩,水深1米~2米。孵化期间要严格控制水温的变化,使其始终保持在15℃~24℃之间,过高过低都对胚胎发育不利。遇到气温骤降,应及时向池内加注新水,提高水位。

    淋水孵化

    淋水孵化是把有鱼卵的鱼巢在初期放在室内,采用人工淋水,控制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待胚胎发育至发眼期再将鱼巢移入池中孵化出鱼苗,好处是管理集中,不受气温变化影响,不易产生水霉,提高孵化率。淋水孵化室内设置孵化架,将卵巢吊在孵化架上或分层摆列在架上,架高以人能举手淋水为限度,鱼巢厚度以通风,不互相挤压为好。淋水孵化期间,室内温度要严格掌握在20℃~25℃之间,淋水温度不低于18℃,淋水间隔时间不超过1小时,进入发眼期,应及时入池孵化,不能拖延。

    人工受精与脱粘孵化

    当鲤鱼亲鱼注射催产剂后,待其成熟发情时起,用人工将鱼卵和精液挤入盆中使其受精。同时将受精卵不断倒入经40目网筛过滤的稀泥浆液中,一人倒卵,一人用手搅动泥浆,使其脱粘为止。也可用100克滑石粉加20克食盐兑入10公斤水中,把1公斤鱼卵倒入其中,经30分钟的搅动,既全部脱粘,也可用清水分四次加鱼卵重量一倍的水,连续搅动30分钟,也可达到脱粘目的。脱粘后的鱼卵,可集中放入亲鱼孵化环道或孵化缸中进行流水孵化,这种方法在家鱼鱼苗繁育场可采用。

    史春来


来源:未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