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黄鳝繁育期“性逆转”诱因辨析


时间:2013-02-28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点击:

    黄鳝苗种不足是制约我国黄鳝产业的一大瓶颈。黄鳝以野生繁殖为主,繁殖率低,造成产品供不应求。近些年,不少地方探索有土网箱繁育、池塘人工打洞等人工育苗方式,但总量不到5%,且成活率低。解决苗种问题,必须首先攻克黄鳝的“性逆转”问题,2012年在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龚世园带领下,这一难题终于被攻克。

    何为“性逆转”?黄鳝体长20厘米以下是雌体,到了35厘米左右的时候,正值“适婚”年龄,却集体“变性”为雄体。由此出现性别比例失调,导致黄鳝“宝宝”出生率过低。为解决这一问题水产专家对黄鳝进行了综合分析:

    黄鳝体长、体重、年龄与性比和怀卵量关系在湖北省汉川市汈汊湖水域,随机采取12个月的黄鳝样品,总数258尾黄鳝,雌性152尾,占58.91%;间性44尾,占17.05%;雄性62尾,占24.04%。结果表明体长25厘米左右、体重25克左右是黄鳝“性逆转”的起点。黄鳝的“性逆转”的起点时间应该略早于两周年。黄鳝怀卵量范围是41粒~1267粒/尾,20厘米~30厘米的体长段怀卵率最高。

    饲料中不同蛋白质含量对黄鳝“性逆转”的影响从营养的角度探讨了不同的饲料蛋白水平(25%、35%、45%、55%)对雌性黄鳝性腺发育及“性逆转”的影响,试验鱼体长26.5±2.6厘米,体重21.93±2.05克试验鱼都为雌性,蛋白质25%时黄鳝的平均怀卵量最低,只有390.67±58.71粒/尾,而45%时怀卵量最高,达到1331.67±287.77粒/尾;但55%时怀卵量与35%的怀卵量无显著性差异。这表明饲料蛋白含量(45%)能够较好地维持黄鳝的雌性发育,提高黄鳝的怀卵量,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黄鳝的“性逆转”。

    饲料中不同脂肪含量对黄鳝“性逆转”的影响在蛋白质相同的情况下,随着饲料脂肪含量的升高黄鳝的“性逆转”程度上升,较低的脂肪饲料(5%)能较好地维持黄鳝的雌性发育。脂肪15%的黄鳝的平均怀卵量最低,而脂肪5%的黄鳝平均怀卵量最高,但脂肪10%的黄鳝怀卵量与脂肪15%黄鳝怀卵量无显著性差异,说明过高的脂肪含量对提高黄鳝的怀卵量是十分不利的。

    丙酸睾酮对黄鳝性腺发育及“性逆转”的影响饲料中添加0毫克/公斤、10毫克/公斤和30毫克/公斤丙酸睾酮,投喂黄鳝12个月,结果表明:30毫克/公斤中有18.51%的雌鳝转变为雄黄鳝,高于0毫克/公斤、10毫克/公斤组14.81%的转雄比例,但三组的雄性和雌雄间体并无显著性差异,三组保持雌性的比例分别为74.07%、70.37%和70.37%,说明不同的丙酸睾酮对雌性黄鳝的“性逆转”无显著的影响。

    戊酸雌二醇对黄鳝“性逆转”的影响鱼体长26.5厘米±2.6厘米,体重21.93克±2.05克,它们都为雌性,用含不同浓度的戊酸雌二醇饲料投喂,结果表明:黄鳝的性腺发育对不同的外源戊酸雌二醇反应存在季节性差异,不同的戊酸雌二醇对黄鳝性类固醇激素的分泌也存在差异,低浓度的戊酸雌二醇对黄鳝的“性逆转”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高浓度的戊酸雌二醇能促进血清雌二

    醇的分泌,降低睾酮的分泌。试验表明较高浓度的戊酸雌二醇能延缓黄鳝的“性逆转”。

    复方炔诺酮对黄鳝生长及“性逆转”的影响饲料中添加复方炔诺酮,对黄鳝的体长和体重无显著性影响。

    生态环境对黄鳝“性逆转”的影响 秋季对黄鳝睾酮的分泌产生抑制,早春迅速促进血清睾酮值上升。说明环境能显著促进黄鳝从雌性向雄性转变。       本报综合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