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一个县的民工养老标本背后的问题


时间:2013-02-27  来源:北京青年报 点击:

  据报道,我国农民工总量达25278万人,其中50岁以上的农民工占14.3%,首次突破3600万。有媒体记者以一个县为标本进行采访,该县劳务办主任表示,第一代农民工“退休”后的养老问题将会日益凸显,30年来农民工福利拖欠累积的问题,将在5年内集中爆发。

  这是重庆开县的民工养老标本。一个人22年打工生涯:别人眼中“59岁还上工地,不是一般的苦”,但他自称“还不算最老的,60岁以上的都有好几个”;一个村的“超龄”务工现象:20多年过去,精壮小伙慢慢变老,50岁以上“高龄”甚至“超龄”民工人数不断飙升;一群人的“退休”养老隐忧:19名50岁以上农民工中,18人因“经济压力大”才外出打工。“趁着还能干得动,就多攒点积蓄养老”,是这些高龄务工人员的心声。

  一个人的22年打工生涯:背后隐藏的信息,自然是外出务工的收益大于在家务农。这也就是说单纯依靠土地、依靠农作物,农民不但难致富,甚至难以脱贫;也说明三农问题的症结,几十年来依然未有本质改善。一个村的“超龄”务工现实:说明现代城镇化进程仍然遭遇着不少现实尴尬。比如务工者的个体素质、务工群体的职业技能培训方面,仍然没有长足进步。当然,最大的症结,还是30年来农民工福利拖欠累积问题。年底讨薪潮,日常的讨薪秀,都在重复提醒着民工权益保障不力的现状。当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就已经可以誉为“业界良心”时,谁还顾及是否替民工买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啥的?加之,民工流动性大,而即便买了养老保险,异地接续也一直是老大难。

  3600万农民工即将年老力衰无奈“退役”,总不能坐看其晚境颓唐无限凄凉。包括养老险在内的所有社保领域的全民覆盖、城乡平权,让所有社会成员都获得体面而有尊严的保障,怎么看都应是基本共识。李晓亮(四川 职员)



来源:北京青年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