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立体海洋牧场净化胶州湾生态


时间:2012-06-01  来源:中国渔业报-中国农业新闻 点击:
 海参、扇贝、藻类立体“住”在一起,互相提供营养,不仅带来经济效益,还有利于净化山东胶州湾生态环境。笔者近日获悉,山东青岛城阳区在胶州湾养殖区域试种鼠尾藻成功,形成贝参藻多营养层次海洋牧场养殖方式。

    鼠尾藻住“楼顶”

    “这就是住在‘大错层’最上层的‘居民’,下面的‘邻居’是扇贝和海参。”近日青岛顺天德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玉才从胶州湾湖岛海区海面缆绳上捞出一串深褐色的鼠尾藻说。笔者看到,鼠尾藻形状类似树枝,中空的藻囊密密麻麻地排列在“树茎”上,“树枝”则牢牢吸附在缆绳上。梁玉才说,今年4月份,该公司正式在胶州湾试种鼠尾藻成功,从而在其公司海区打造起了“贝参藻多营养层次海洋牧场”。

    所谓贝参藻多营养层次海洋牧场,是指利用立体养殖技术,将藻类、扇贝和海参置于同一片海区养殖,以达到生态互补、共生互促的养殖方式。具体方式是,将浮漂置于养殖海面,通过缆绳下面连接笼体,鼠尾藻吸附缆绳,漂浮在海面上,下面的笼体呈“品”字形,依次放养扇贝和海参,贝参藻立体养殖,好比是住上了一个“大错层”。

    “邻里互助”共同生长

    城阳区海洋与渔业局水产技术推广站高级工程师王学勃介绍,鼠尾藻打浆后可以投喂海参幼苗,大幅度提高海参苗种成活率;干粉末则可以用于稚参期喂养。但由于受养殖技术的限制,以前,鼠尾藻在当地很少见,主要依靠南方引进或进口,市场价每吨高达4万元,市场供不应求。“鼠尾藻养殖成功,不仅养参不用愁了,单是它自己的经济效益也很可观。”梁玉才说,公司正准备大面积推广该模式。

    收获藻类“搬”走碳

    “这一模式在胶州湾可以推广范围超过1万亩,对于保护胶州湾生态意义重大。”说起海洋牧场技术的另一重意义,王学勃说,目前,我国海水养殖的贝类和藻类,每年使用于浅海生态系统的碳可达300多万吨,通过该模式可从海中“搬”走至少120万吨的碳。“如果这一模式能在整个胶州湾养殖区推广,对于胶州湾能起到很大的净化作用。”


来源:中国渔业报-中国农业新闻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