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永涛(左)倾听当事人诉说。 马文娟 摄
临沂兰山法院半程法庭庭长王永涛春节调解纠纷记
农历正月初七,上午8时30分,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半程镇前南庄村依旧沉浸在喜庆的春节气氛中,而此时,一阵争吵谩骂声远远传来。知情的村民摇头说:“唉,大过年的,张庆乐、张庆春这亲兄弟见面如仇人,闹个没完啊。”
争吵声越来越大,围观的村民也越来越多,双方开始打电话叫人来助阵,矛盾一触即发。这时,有村民喊道:“半程法庭王庭长来了!”大家赶紧围上来,都希望这个王庭长尽快平息双方紧张的气氛。
作为党的十八大代表,临沂市兰山区人民法院半程人民法庭庭长王永涛自接手案件起就开始为调解此案做好外围工作。这不春节刚过,他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想来为兄弟俩调解一番,结果碰上这一幕。
说起这兄弟俩的矛盾,确是积怨颇深。2004年1月30日,村民张庆乐承包了村里3.77亩土地用于发展养殖业,一次性交纳了3年的承包费3380元。由于他与村委会对承包的期限没有签订书面合同,到期后张庆乐多次要求续交承包费,都被拒绝,无奈之下,他于2009年12月22日通过银行汇款向村委会交纳承包费,又被拒收。不料,张庆乐的亲兄弟张庆春在当选为村委会主任后,在张庆乐不知情的情况下竟将土地再次发包给了其他农户,并指使他人将张庆乐的养殖大棚强行拆除,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多年来,由于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这兄弟俩互不相让,多次殴打,积怨颇深。后张庆春将哥哥张庆乐告上法庭,要求收回土地,双方矛盾越来越激烈。
没想到,大过年的,兄弟俩一见面,就冷眼相对、恶语相伤,甚至开始纠集人准备殴斗厮打。多年的办案经验使王永涛立刻意识到双方矛盾的尖锐性和此案的特殊性,于是,他迅速将双方当事人分开,开始背对背分别做张庆乐、张庆春的思想工作。一开始,双方对他冷脸相待,甚至把他推到一边。受到如此冷遇,王永涛没有退却,还是笑脸相向,对着兄弟俩说道:“你看大过年的,家家都是家人团聚,欢声笑语。你们是亲兄弟,大家心平气和地过个团圆年多好,有什么矛盾,咱们坐下来谈,慢慢解决好不好?你们在这里争吵谩骂,不怕村里人笑话。”王永涛察言观色,看准时机适时打出法律牌、政策牌、亲情牌,对兄弟俩导之以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希望双方都能退让一步,达成调解协议,最大限度地实现土地的最大价值、减少各方的损失。在王永涛的耐心解释下,双方的情绪慢慢缓和,初步达成了调解的意向,围观的人渐渐散去,村民们七嘴八舌地说:“还是人家王庭长有水平,一出面,一说道,这兄弟俩都服了。”喧嚣的村庄又恢复了新春的喜庆。
天气虽然寒冷,但王永涛心里却是热乎乎的。这种热乎乎,是他看到了兄弟俩的矛盾纠纷得以化解,看到了百姓的利益得以维护,看到了群众的生活过得和谐幸福。
来源:人民法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