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茄子菌核绵疫二者要同时防


时间:2013-02-21  来源:中国种植技术网 点击:

  菌核病要及早防

  近日,据寿光市纪台镇、孙家集街道办的几位基层农技人员反映茄子菌核病有零星发生。笔者特别提醒菜农朋友,对此要引起足够重视,加强预防,尤其是上茬茄子曾大面积发生过该类病害的棚室。

  以控制温湿度为最佳。

  一要控制好空气湿度。注意保证大棚有足够的通风时间和通风量,以降低空气湿度。浇水时,注意切忌大水漫灌,以免增加空气湿度。因为上述病害的病菌孢子形成及菌丝生长的最佳空气湿度在95%左右,所以降低空气湿度可以控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二要合理控制棚内温度。菜农朋友应特别注意,在大棚蔬菜的灰霉病、菌核病发病严重时,通风排湿是非常必要的,但要掌握一个度。不可使棚内温度过低,否则昼夜温差过小,影响蔬菜正常花芽分化,蔬菜品质会下降,如茄子长得粗短、硬、色泽暗淡等。

  如果棚内温度长时间在20~25℃之间,正是病菌孢子发育的最适温度,此时用药,病菌反而更难治愈。要想提高治疗效果,可控制棚内温度在30~40℃之间2小时后再放风,再结合喷药会增强治疗效果。

  另外,建议菜农朋友在空气湿度较大时,应选用喷粉或烟熏的方式来预防各种病害。

  茄子绵疫仍有发生

  茄子绵疫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在我省棚室和露地茄子生产中均有发生,造成很大为害,特别是在连年种植的重茬地块和棚室内,绵疫病损失更为严重。

  近日,笔者在寿光茄子种植区发现,该病害又有发生,请菜农朋友加强预防。

  其具体表现症状:该病害在茄子生长期均可发生,发病部位遍及叶、茎、花器与果实,而以果实受害最重。叶部染病,病斑近圆形,水渍状,淡褐色至褐色,边缘不明显,病斑有明显的轮纹,潮湿时,病斑迅速扩展,边缘产生稀疏的霉状物;茎部染病,形成梭形水浸状病斑,稍凹陷,严重时绕茎一周,病部缢缩,上部枝叶下垂,温度大时上生稀疏霉层,病部易折断;果实染病常由下部果实开始,初为圆形水渍状病斑,稍凹陷,黄褐色到暗褐色,潮湿时,病斑扩展迅速,病部长出茂密的白色绵毛状霉层,病果易脱落,潮湿时,遍生白霉迅速腐烂。

  据分析其发生原因有:(1)与土壤带菌有关。病菌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重茬是发病的主要因素,据田间调查,连作2~3年发病率明显高于新茬大棚。(2)与品种抗性有关。据专家研究圆茄比长型茄抗病,发病程度较轻。(3)与气候条件相关。该病菌生长发育适温28℃,相对湿度85%,病果经24小时即显症,64小时即可再侵染。当前较利于该病的发生。

  防治措施:实行规范种植,合理调控温湿度。实行高垄栽培,宽窄行定植,施足优质腐熟的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实行地膜覆盖,苗期不浇水,前期控制浇水,结果期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棚室茄子最好采用生态防治法,温度白天25~30℃,夜间15~20℃,温差10℃左右,并且加强通风排湿。

  合理使用农药。发病初用58%甲霜灵锰锌400~5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700~800倍液,或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7~10天1次,防治2~3次。


来源:中国种植技术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