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过年了,一个思儿心切患了癔症的打工母亲,在火车上做恶梦,惊呼着“快救孩子”跳出车窗……
记者在留守儿童幼儿园采访,发现一个孩子的枕边藏着爸妈未洗的衬衣。孩子对记者说:“想爸爸妈妈时,就闻闻他们衣裳的香味儿”……
以上是记者采访本上记录的几个地方农村发生的真实事件。射阳县小星星幼儿园是江苏最大的留守儿童幼儿园,新闻界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后,记者把它作为“走转改”联系点,采访和感受到许多触动人心的东西。尤其是小星星幼儿园迁动的牵动,让记者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个社会对留守儿童的浓浓关爱、绵绵温情。
100多名“爱心妈妈”的爱心与担忧
“妈妈,我太想太想你和爸爸了,我把你和爸爸的衬衣带到幼儿园来,每天晚上都要看一看闻一闻,因为衣服上面有你和爸爸很香很香的味道。”在小星星幼儿园上中班的涛涛,给妈妈的信中这样说道,“妈妈快回来吧,我不要你买玩具和新衣服,我只要你帮我梳小辫子,让我摸你的脸,让我亲亲你……”
幼儿园老师和“爱心妈妈”们,帮孩子写信时,写着,写着,泪水就止不住流下来。幼儿园创办人蔡青云,从心底里发下誓愿:要给留守儿童们更多爸妈的爱!十年来,小星星幼儿园累计接纳了一千多名留守儿童。
2010年元旦后,在省、市、县妇联等组织的支持下,幼儿园多方征集并安排了社会上100多名“爱心妈妈”与留守儿童结对关爱。这些也有孩子的母亲们,逢年过节,乃至周末,或者把孩子们接回家,或者送来吃的穿的玩的,千方百计给予孩子们妈妈的温暖。
2011年春节后,记者来采访时,园长和“爱心妈妈”们向记者提出了一个办学中的困难:园舍是租用的一个废弃加油站,到2011年9月合同到期,房主已将该处出售。要新建幼儿园,又遇到迁址、用地和投入等多方面的困难。
幼儿园老师和“爱心妈妈”们说,最近这几年,幼儿园接纳的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很多留守儿童从周一到周五每天都待在幼儿园里。如果关闭这所已经获得省市县多项荣誉的幼儿园,这么多留守儿童,又往哪儿去呢?
15位省市县领导的重视与关爱
采访回省城,幼儿园老师和“爱心妈妈”们那担忧与期待的目光和话语,总是让记者难以忘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记者将有关情况反映以后,竟然引起那么多省市县领导的关心与重视。
省政协主席张连珍在办公室听了记者的介绍之后,很动感情地说:“我们讲关注民生,讲‘幸福指数’,让打工父母安心打工,就是关注民生;让留守儿童感受亲情,就是‘幸福指数’!”她肯定和支持记者站将小星星幼儿园作为“走转改”联系点的做法,并托记者带给老师和孩子们可心的小礼品。
省妇联副主席缪志红,阅读了本报有关小星星幼儿园的报道之后,指示省妇联有关部门和盐城市妇联做好协调帮扶工作,并亲赴射阳县调研。为了让更多的留守儿童随时能够通上亲情电话,省妇联与电讯部门联合,创制和发放“守护星”腕机,通过卫星定位,让在外打工的父母实时知悉孩子的境地;储存三个号码,让父母、孩子、幼儿园和学校随时通话。协议每年发放2万部。
盐城市委书记赵鹏、市长魏国强,从记者来信和本报报道中了解到小星星幼儿园的困难后,当即批示市委组织部、射阳县政府等部门和政府组织,尽快协调解决迁动难题。
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庄兆林,及时指示和督促有关部门认真落实解决措施。
“关爱留守儿童是全社会的责任。我们要用组织的温暖,社会的爱心,让留守儿童在健全健康的感情世界、温暖的社会里学习生活。”盐城市政协副主席、射阳县委书记徐超说。他在县委常委会上强调,相关部门要把小星星留守儿童幼儿园的迁园和建设作为实事工程来做。
“一个留守儿童,牵动的不止是一个家庭的心;一个人民的政府,为人民办实事,就要办到人民的心坎上,要办实、办好、办到位;人民群众最需要解决的困难,就是人民政府最需要办的实事!”县长吴本辉这样说,更是这样带头做。他多次现场了解情况,听取诉求,召集专门会议,商定征地事宜,要求相关部门急事急办,迅速落实该项目的各项审批手续,检查督促项目审批落实工作。
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田为友,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周岚,县委常委顾为何,副县长季风,县关工委主任陆体才,分管的和不分管的,相关的和不相关的县领导,都在关心、关注、关切“小星星”关爱的星空。
分管的副县长季风,更是多次召集国土、住建、教育、妇联等部门负责人,召开专题会办会、现场会办会,落实留守儿童幼儿园迁动、征地、建设的各项事宜……
幼儿园园长蔡青云感动地说:“为了‘小星星’,县领导付出了一片片心!”“爱心妈妈”吴晓丽说:“从‘小星星’受到的重视和关爱,我们看到了人民的政府为人民的最好佐证!”
20余个部门单位的解难与帮扶
“留守儿童,特别是处于幼儿阶段的孩子,更需要父母、家庭的亲情关爱,更需要一个安全、舒心的生活与学习环境;在外打工的父母也才能放心在外,安心工作。”盐城市妇联主席陈湘珍说。她一直关注小星星幼儿园的迁动和新园建设工作,在美国学习期间,还打回电话询问幼儿园建设情况。她更感动于当地诸多部门、单位的重视、关心和支持,感动于小星星幼儿园迁动的牵动——
县住建局局长刘旭数次到新园拟征地现场,研究落实规划方案,最终确定了既节约资金又便于操作的规划红线。规划办工作人员加班加点拿出规划方案。
县国土局局长陈少祥接到规划红线后,及时研究落实具体事项,局建设用地科科长乔东风和信息科刘海洋到现场测绘,加班加点赶齐了上报省市的材料。
县教育局局长成建农、副局长鲁声娜多次到小星星幼儿园参与新建教学楼的设计、规划和方案完善工作,为确保幼儿园新教学楼建设速度和质量出谋划策。
新教学楼建设的立项、开工报告审批材料较多,为了节省时间,确保新教学楼尽早开工建设,县发改委主任邓成新打破常规,都在第一时间签发。
发改委固投科科长孙利一接到申报材料,就组织全科人员加班加点,完成材料审核、文件拟稿,最大限度地缩短审批时间。
为了让留守儿童早日搬到新教学楼学习生活,县住建局副局长蒯乃华、县规划办主任沈志海,对项目规划审批材料总是随到随办随签。
新建教学楼征地涉及到合德镇双龙村。该村干部和群众得知为留守儿童建教学楼,双龙村一组的群众代表一致赞成,全力支持,当即签订征地合同。
在办理新教学楼审批过程中,县环保、消防、住建、教育等部门办事窗口,一路绿灯,特事特办。
县妇联主席张蓉,先后五次来幼儿园,了解幼儿园师生学习生活情况,指导帮助幼儿园做好留守儿童和父母亲的工作。
县关工委副主任,年逾八旬的郁文芳,对幼儿园面临的困难,不顾年迈多病,多次往返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帮助协调解决征地、建设中的矛盾和问题。
承建这一工程的盐城虹宇建筑公司经理陆云飞说,这么多的领导和部门,这么关心留守儿童幼儿园的建设,我们一定要把这个工程建成优良工程……
2012年11月8日,小星星幼儿园新建教学楼打下了第一根桩。2013年1月28日,记者来到施工现场看到,总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的教学楼,已经完成了桩基工程,预计明年5月底完工,6月份可交付使用。
射阳小星星幼儿园的迁动,不仅牵动了省市县各级组织、领导和部门、单位的重视与关心,也感动和牵动了许许多多社会组织、群众的心。
南京农业大学及其江苏新天地生物肥料工程中心有限公司,获悉学校和留守儿童经费紧张,捐赠价值10万余元的学习用品和衣物给孩子们。
紧接其后,无锡市两家公司老总从本报报道获悉有关情况后,来电话约定:节前忙,春节后来射阳,捐赠一批物资给留守儿童。
泰康人寿盐城中心支公司10多名志愿者来到小星星幼儿园,给留守孩子们送来了图书、音像、文具、书包等学习生活用品,和孩子一起做游戏。
快要放寒假了,王海燕等100名“爱心妈妈”又来到小星星幼儿园,给结对的孩子带来了学习生活用品,与孩子谈心、交流情感……
迁动动人心,牵动结硕果。年前,由全国妇联、教育部、中央文明办命名的“全国家庭教育工作示范单位”名单公布,射阳小星星留守儿童快乐家园获得“全国基层示范儿童之家”荣誉称号,成为盐城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幼儿园。
园长蔡青云向记者表示,这份荣誉对她来说,既是各级组织、领导和各界人士一份份深情的结晶,也是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
“小星星幼儿园,绝不会辜负这一片片心,一定要让更多的留守儿童学习生活舒心,打工父母安心。”蔡青云说。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