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是海南省经济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然而近年来,由气象条件引发的一些生物灾害已成为影响海南省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导致损失巨大。省人大代表李劲松认为,减轻农业气象灾害影响,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时效性是海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为此,他建议提升农业气象服务能力保障海南省农业发展。
现象农业气象减灾防灾未能服务好“三农”
李劲松称,海南省农业气候资源条件十分优越,是我国最重要的冬季瓜果菜生产基地、热带水果基地、天然橡胶基地、南繁制育种基地和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然而,随着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气象灾害和气候变化对农业发展提出严峻挑战,直接影响农业生产。

田香蕉种植基地(来源:网络)
他说,海南省年均台风暴雨洪涝干旱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年均GDP的6.51%,而在气象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其中农业损失占了八成左右。如2005年的第18号台风“达维”造成全岛100%橡胶树受影响,80%香蕉被摧毁,60%水稻被破坏。
近年来海南省气象局积极推进“三农”气象服务专项建设。气象部门为了做好农业气象服务工作,采取多种措施,如琼海和三亚建立了包括天气预报、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气象监测、综合信息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气象监测预警与信息发布平台,实现了通过手机短信、电话、传真、网络等多途径面向不同用户一键式发布,为科学防灾减灾、强化政策支持、减轻农业损失提供有力的气象保障。
但是,随着气候变异的进一步加剧、热带高效农业对气象服务需求的日益提高,海南省农业气象减灾防灾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譬如,海南省农业防灾减灾的工程设施薄弱,抗灾能力较低,农业生产承灾能力弱;部门间防灾减灾的联动机制尚未建立,灾害应急响应能力低;农业生产分散经营,现代化水平较低,加之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技术应用成本相对较高,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技术难以推广实施,成效受到很大限制;农业气象灾害监测体系不太健全,灾害信息收集时效性、全面性不够;农业气象灾害的预测预报业务起步较晚、涉及面也很窄,难以满足需求;农业气象灾害研究特别是防御技术研究较少等问题。
观点多部门共享发布平台高效服务“三农”
因此,李劲松建议海南省建立灾害监测评估体系,提高农业气象服务及时性、有效性。他说,随着海南省热带高效农业发展需求的不断增长,需要建设高时空密度、自动化、多要素的现代化气象灾害综合监测网络,实现对农业气象灾害相关资料的及时、准确、高效监测;以便采取有效的灾害防御措施。
目前,海南省气象部门和农业部门都有自己的信息发布平台,如电视、网络、电台、报纸、电话自动答询、短信等,李劲松建议双方可以共享发布平台,充分利用这些发布平台,对外发布农业气象服务内容,提高农业气象服务的时效性,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
此外,气象部门和农业部门应该在提供传统农作物(橡胶、水稻)气象服务的同时,加强协作提出针对性更强的农业专项气象预报,如设施大棚、水稻制种、病虫害预警等专项预报。以指导农民做好农业生产管理工作,提高产出投入比。建立农村公众气象服务体系,提高农民减灾防灾的意识和能力。(国际旅游岛商报王蓓蓓陈文剑洪媛媛)
来源:国际旅游岛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