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中国在东北大面积推广新型可降解地膜


时间:2012-05-31  来源:新华网 点击:

一种新型可降解地膜在东北玉米主产区被大力推广。政府部门称,此举不仅意在减轻黑土地的“白色”污染,而且还可增加土壤微生物含量,为粮食增收奠定基础。

 

  据吉林省农科院农研中心研究员刘惠涛介绍,这种可降解地膜是由吉林省农科院科研人员多年科技攻关后研制出来的。在被埋进土壤几个月后,地膜地上部分通过光合作用会自然分解,地下部分通过微生物分解,残留部分则在第三年全部降解完。


 

  刘惠涛说,地膜降解到土壤中后,土壤中主要微生物的数量比普通地膜高出几倍。地膜被微生物消耗,微生物数量增加,变成二氧化碳和水,“这些会有效保护黑土地土壤不被破坏,对粮食的持续增产产生实际作用”。

 

  据了解,近年来,中国政府为增加玉米产量,在东北相对干旱的地区推广使用膜下滴灌技术。此举虽然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粮食产量,但由于传统地膜难以降解,因此,其残留物不仅给黑土地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而且还影响作物生长。据测算,目前农田地膜残留量可达每亩1.5千克。

 

  “传统地膜在地里100年都化不掉,对土地污染十分严重。同时,种子播下后,一旦被地膜残留物包裹缠绕,就会发生根系扎不下去,甚至死苗的现象。”刘惠涛说。

 

  据介绍,根据农业部安排,吉林省今年在全国率先推广2万亩可降解农用地膜。未来将继续扩大推广面积,三年内将全部消除非降解地膜。


来源:新华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