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犊牛腹泻的预防和治疗


时间:2013-01-28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点击:

    犊牛腹泻是临床上常见病之一,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以初春及夏末秋初多发,出生后3周龄以内的新生犊牛多发生,特征是拉稀便、软便或水样便,呕吐,脱水和体重减轻。它是造成犊牛生长发育不良和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以出生一个月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被称为新生犊牛的杀手。致命的腹泻多侵害生后2周内的犊牛,约占犊牛发病率的80%。给养牛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腹泻分为营养性(如牛奶饲喂过量、牛奶突然改变成分、低质代乳品、奶温过低等引起)和传染性(诸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腹泻两种。大肠杆菌是引起新生犊牛腹泻的主要病原菌。

    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体温达39.2℃~40.0℃,随病情恶化,体温升高至40.1℃~40.5℃,脉搏115次/分钟以上,病牛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渴欲增进或废绝,反刍停止。眼结膜先潮红后黄染,舌苔重、口干臭,四肢、鼻端末梢多冷凉,脉搏增数,呼吸加快。瘤胃蠕动或弱或消失,有轻度膨胀。肠音初期增强,以后减弱。腹部触诊较敏感。腹泻粪便稀薄、腥臭的水样棕色稀便,混有黏液、血液及黏膜组织。病的后期肠音减弱,肛门松弛,排便失禁。营养良好的犊牛治疗及时,护理得好,多数可康复。重病患牛病程持续1周以上,预后不良。临死前的病危症状是高度沉郁、心衰、脱水死亡。潜伏期7天~14天,临床上一般分为急、慢性两种类型,但即使是同型病例,其症状往往差别很大。

    急性型常见于幼犊,病死率较高。病初呈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表现体温升高(40℃~42℃),持续4天~7天,有的经3天~5天又有第二次升高;随体温升高,白细胞减少;精神沉郁,厌食,鼻、眼有浆液性分泌物。2天~3天内可能有鼻镜及口腔黏膜表面糜烂,舌面上皮坏死,流涎增多,呼气恶臭。通常在口内损害之后发生严重腹泻,开始水泻,以后带有黏液和血液,恶臭。有些病牛常有蹄叶炎及趾间皮肤糜烂坏死,导致跛行。急性病例恢复的少见,通常多于发病后1周~2周死亡,少数病程可拖延1个月。孕牛可发生流产,或产下先天性缺陷的犊牛,主要是小脑发育不全,患犊可能只呈现轻度共济失调或完全缺乏协调和站立能力,有的可能盲目转圈。

    慢性型发热不明显,但体温可能高于正常的波动。鼻镜糜烂,此种糜烂可在全鼻镜上连成一片。眼常有浆液分泌物。口腔内很少有糜烂,但门齿齿龈通常发红。蹄叶炎及趾间皮肤糜烂、坏死,引起明显的跛行。在鬐甲、颈部及耳后的皮肤皲裂,出现局部性脱毛和皮肤角化,呈皮屑状。病牛通常呈持续感染,发育不良,终归死亡或被淘汰。

    防治措施

    预防犊牛腹泻是一种犊牛常发的临床疾病。哺乳期犊牛的饲养管理是奶牛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如果此时由于营养缺乏或管理不善,造成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则不仅直接给奶牛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也影响到犊牛的生长发育和成年后的泌乳性能。可以说,犊牛腹泻是影响犊牛健康生长的最主要的疾病之一。因此,如何预防犊牛腹泻就成了“重中之重”。

    ①加强母牛的饲养管理。怀孕母牛,特别是妊娠后期母牛饲养管理得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初乳的质量及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因此,对妊娠母牛要合理供应饲料,饲料配比要适当,给予足够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饲料,勿使饥饿或过饱,确保母牛有良好的营养水平,使其产后能分泌充足的乳汁,以满足新生犊牛的生理需要。母牛乳房要保持清洁。有条件的奶牛场或养牛专业户,可于产前给母牛接种大肠杆菌疫苗、冠状病毒疫苗等,以使犊牛产生主动免疫;要保证干草喂量,严格控制精料喂量,防止母牛过肥和产后酮病的发生,以减少犊牛中毒性腹泻出现的可能;牛舍要保持清洁、干燥,母牛要适当运动;产房要宽敞、通风、干燥、阳光充足,消毒工作应经常持久;产圈、运动场要及时清扫,定期消毒,特别是对母牛产犊过程中的排出物和产后母牛排出的污物要及时清除;牛舍地面每日用清水冲洗,每隔7天~10天用碱水冲洗食槽和地面;凡进入产房的牛,每日刷拭躯体1次~2次,用消毒药对母牛后躯进行喷洒消毒,使牛体清洁。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