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哈尔滨1月28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 眼看着要过年了,各地群众都在欢欢喜喜置办年货。但在黑龙江省产粮区的不少玉米种植户却在发愁,因为他们今年收上来的玉米还没有卖出去。眼看着丰收的玉米被埋在雪地里,他们既伤心又着急。
巴彦县龙泉河村的杨万才去年种了80亩玉米,抗过了台风侵袭、虫灾肆虐,秋天收成挺不错,却没想到收获的玉米成了他在这个冬天最大的烦心事儿。
杨万才:丰收了,确实丰收了。现在就是卖不了粮,犯愁了。
附近村屯像他这样卖不出粮食的农民还很多,大伙只好暂时把玉米埋到雪地里储存起来。随着天气越来越暖和,农民越来越担忧了。他们说,开化了之后,埋在雪地里的玉米就会变质,就不会有人要了。
农民:要开化了,开化了往哪整啊?
和龙泉村相隔不远的福乡村村民的玉米也是大多数都没卖掉,不过这里的村民们更担心的是银行的贷款问题。玉米卖不出去,他们就没钱偿还银行贷款,偿还不了贷款,开春时他们就从银行贷不出钱来,贷不出钱来,今年的地就没法种了,如果不种地了,那全家的生活就会陷入困境。
村民:没有信誉不完了吗?来年不贷给你。
为什么今年的粮食就卖不出去呢?一些农民说,主要是没有粮贩子来收粮。
农民:没有收的啊。往年就是大道上来收的。
农民:今年还寻思像每年还来收呗,咱也没有车、电话号码信息啊,也联系不上人家啊。
记者走访了巴彦县的不少村子,还真没看到一个下乡收粮的人。在巴彦县城,记者找到了一辆拉玉米的货车,粮贩说粮价下跌,他们现在不收粮。
粮贩:不能收。粮食掉价,水分大。
他说,今年不再下乡收粮了。因为今年收粮点的价格是高开低走,玉米市场价低了,农民的期望价依然比较高,高价收来的玉米会砸在手里,如果收购点不能提高价格,他们自然不再下乡收粮。随后,记者走访了一些粮食收购企业,发现他们也在勉强维持。
产业链上的三个环节:农民、粮贩、收粮点都没从玉米丰收中获得更多的利益。黑龙江省农科院农业总经济师矫江分析说,这和我国近些年连续丰收有一定关系。
来源:中国广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