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人口结构,无疑也是骆驼湾村走向富裕并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
骆驼湾村东侧的山坡上有几间空房,村民说原本建的是学校,但找不到老师,“自己村里的年轻人都往外跑,哪留得住外面请来的老师?”
龙泉关镇上的干部则表示,龙泉关镇的人口已从几年前的9000多人,降到现在的8000多人,“流失的主要都是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了。现在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
从骆驼湾村继续往南,是海拔更高的“辽道背”、菜树塔等村子。这些村子原先也不过几户人家,如今只剩下一两户。其余的黑林沟、大胡卜等村子,早已见不到年轻人的踪影。
再过几十年,骆驼湾村会消失吗?面对这个问题,村支书顾荣金没有直接回答,“只要有合适的项目,就能把年轻人吸引回来,还能留住他们。”
总书记“人随和着呢”
村民回忆习近平到访家中:脱鞋上炕拉了半小时家常,吃了蒸土豆还拜了早年
从骆驼湾村老戏台出发,再往前50多米就是村民唐荣斌的家。两边的村屋,面向道路的外墙都已粉刷一新,上白下蓝,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分外明快。
一位村民说,这些外墙都是在习近平突然到访后才粉刷的,“就前两天刷的,听说是县里面出的钱——其实,不刷更好。”
而回忆起习近平到访的半小时,唐荣斌连声说“没有想到”,“人随和着呢。我以为他就进屋来看看的,哪想到他脱鞋就从这上炕了,还拉了半个小时的家常,还问了我的病。”
习近平拉家常照片摆上桌
和前后的村屋相比,唐荣斌的房子显得有些矮小。石头砌成的半人高的围墙,圈起一个20平方米左右的院子。院子的一角,树枝搭成一个棚,棚上是金黄的玉米——这是唐荣斌家的收成。
棚子下面养着七八只鸡。唐荣斌5岁的孙子正在鸡棚边逗一只肥硕的兔子玩。院子的另一侧,堆放着几捆柴禾和玉米杆。不大的院子只剩下一条通向正屋的过道。
来源: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