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调整养殖密度有效预防指环虫


时间:2013-01-21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点击: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桂堂谈走出盲目用药误区

    指环虫病是严重危害大宗淡水鱼的主要寄生虫病之一。随着近几年水产养殖密度的不断加大,该病暴发率有上升趋势,给养殖户造成很大损失。该鱼病发病时,病鱼游水力量降低,停止采食,鳃部由于上皮增生和黏液的过度分泌呈白色,该病使当年鱼生长受阻、死亡。在诊断上有必要在体视显微镜下确认虫体。养殖户应如何降低养殖密度、规避风险,并快速确诊、有效预防指环虫病,带着这个问题,日前本报记者邀请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桂堂从四个方面作了解答。

    对鱼类的危害

    严重感染指环虫的鱼,体色发黑,瘦弱,游动缓慢,食欲减退,鳃丝黏液增多,鳃瓣颜色变浅,呼吸困难;发病严重的鱼苗,会出现鳃部浮肿,鳃盖难以闭合的现象。指环虫病对鱼类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指环虫在鱼体鳃部的固着,会破坏鳃丝的表皮细胞,造成鱼体的应激反应,导致行动异常,食欲减退;2.刺激鳃细胞分泌过多的黏液,妨碍鱼的呼吸,造成鱼的窒息死亡;3.有的指环虫以鱼的血液为食,它大量的吸食血液以及其损伤鳃部组织引起的血液流失都会造成鱼体的贫血;4.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指环虫在鱼体鳃部造成的损伤会引起其他病原体(特别是细菌)的继发性感染,对鱼体造成更严重的危害。

    降低养殖密度

    指环虫的生活史简单,生命周期较短,繁殖速度非常快,因此容易形成流行性暴发病。指环虫病预防起来比较困难,但也并不是不行,如春冬季节彻底清塘、放养鱼种前用敌百虫等药物浸泡鱼体等,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指环虫病发生的可能性。指环虫病的暴发跟养殖密度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在调查时发现,鱼体寄生大量指环虫时也不会发病,因此降低养殖密度,能有效地预防指环虫病的暴发。另外,尽量不要在疫区购进苗种,避免把病原体带入池塘。但以上方法现在的养殖户好像都不太愿意做,他们更倾向于直接在池塘里泼药来预防。

    快速有效确诊

    指环虫病的快速诊断比较容易,就是依据它的形态、数量和症状。指环虫的个体很小,能像蚂蟥似地伸缩,头部有两对呈方形排列的棕褐色眼点,虫体后端有一膨大呈盘状的固着器,有一对锚形的中央大钩和七对边缘小钩。但是以上这些特征只能在显微镜或解剖镜下才能观察到,大型养殖场应该配备一台显微镜或解剖镜,不具备条件的应送到相关诊所或实验室来确诊。

    严重感染指环虫的病鱼鳃部,指环虫聚集成群,肉眼就可看到鳃丝上布满的灰白色虫体。将这些虫体用镊子轻轻取下来,放在盛有清水的小器皿中,可以见到像蚂蟥样蠕动的个体,即基本上可诊断为指环虫病。若感染不十分严重,无法用肉眼看见鳃部的虫体,这样就需要将鳃部取出,逐片分开鳃瓣,将其放在载玻片上,滴上几滴清水,在解剖镜下逐片检查,可见到虫体通过肉眼或显微镜看到较多的时,就可以确诊为指环虫病;但有时表现出来的症状并不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只要观察到大量的虫体(特别是幼体),也可确诊为指环虫病。

    避免盲目用药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