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看房山“7·21”受灾农民温暖过冬


时间:2013-01-21  来源:农民日报 点击:

  本报记者 莫小民 孙建

  □背景回放

  2012年7月21日至22日,北京市房山区遭遇了50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侵袭,全区平均降雨量为281.1毫米,部分地区最大降雨量达到541毫米,相当于平均每3分钟一个昆明湖的水从天而降。暴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冲毁了道路、桥梁、房屋、农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遭遇重创,全区受灾社区115个,受灾村庄433个,受灾严重地区达1000余平方公里,受灾人口80万,直接经济损失达88亿元。

  2012年底,北京遭遇了28年以来最冷的冬季。

  2013年1月17日是“四九”的第一天,记者赶到北京房山区,想亲眼看一看受灾农民被洪水冲毁的房子重新盖好了吗?能不能温暖过冬?

  房山区民政局局长王占勇向记者介绍了民政局采取多项措施确保灾民温暖过冬的情况。首先是灾民住房。通过挨家挨户走访,全区共需翻建房屋2246户,维修房屋8522户。民政局及时出台《房山区因灾倒损农村住房翻建维修工作方案》,翻建房屋每户给予补贴4.5万元;维修房屋每户补助1.35万元。按照“属地管理、乡镇主体、村为单位、因地制宜、分类施救”的原则,乡镇(街道)指挥调度,村委会组织实施,确保了工程整体推进。在施工过程中,聘请了工程监理,对所有翻建维修户进行跟踪指导和施工材料的验收。针对部分受灾群众反映的困难,经区委、区政府研究决定,对低保、低收入、五保人员每户追加1万元,解决资金困难。目前翻建和维修房屋已经全部完工。

  对于新房暂时无法居住的采取多种形式安置。经统计,全区共有1492户建房家庭,房屋主体已竣工,但因房屋潮湿、需要装修等原因暂时无法入住。对此,采取乡镇、村补贴资金就近租赁、投亲靠友、过渡房集中安置等形式,使他们都得到了妥善安置。其中,就近租赁安置76人,补贴资金31万元;投亲靠友安置1267人,过渡房集中安置149人,确保灾民能够温暖过冬。

  从去年12月底开始,民政局组织8个检查组、100余人,历时一周,深入到全区25个乡镇(街道)、村(居)和受灾户家中,全面开展灾民安全过冬大检查,重点检查燃煤取暖、通风、用电等情况,购置10多万元的风斗和煤气报警器,发放到燃煤取暖的用户,确保灾民能够安全过冬。

  民政局还购置了1200多万元的棉被、棉衣、电饼铛、冰箱、洗衣机、饮水机、电暖器等生活必需品,发放到集中安置点和受灾户家中,切实解决灾民的生活需求。

  随后,记者来到城关街道东坟村受灾户刘国家中。他家是30多年的老房子,即使不受灾也准备翻修,灾后,他积极自救,9月份就入住了,5间北房共花了2万多元,政府补贴了1.35万元,切实减轻了经济负担。新翻修的房屋做了防水、外墙保温,现在冬天房子里的温度较往年提高了5~6℃。刘国对记者说,政府很关心我们,发了三四回东西了,过冬的棉衣棉被、电饭煲、暖水瓶,连牙膏、牙刷都想到了。

  东坟村受灾农民顾金山夫妻二人原本经营鱼塘,2年的鱼,光喂饲料就花了30多万元,但“7·21”暴雨将一家企业的工业用油冲到鱼塘和家里,鱼都死了,损失100多万元。老顾这次翻盖了5间房,花了16万元,政府补了4.5万元。一进屋子,热气扑面而来。原来老顾铺了地暖,他说,过去的暖气片再烫手也不如地热暖和。受灾后,政府发了很多东西,有米、面、油,还有暖壶、棉被、电饼铛、电饭锅。老顾的妻子说,棉被一发回来我们就盖上了。家里的被子被“油水”泡了,都不能用了。如今,老顾全家人住进温暖的新房,真心感谢党和政府。


来源:农民日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