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颖气派的联体别墅,宽阔平坦的水泥马路,高标准的文化大院、休闲广场、卫生室、公厕和幼儿园,现代化的太阳能路灯、健身器材、摄像监控和消防设施·走进许昌市“十佳新型农村社区”——禹州市文殊镇陈南社区,仿佛置身于现代化的小都市,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近两年来,禹州市以新型农村社区引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建设,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禹州市被确定为河南省第二批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县(市)后,各级各部门在上级专项补助资金尚未拨付到位的情况下,不等不靠,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契机,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积极开展文殊镇陈南村、鸠山镇赵庄村、梁北镇梁北村等综合整治试点项目新村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领导重视,依靠群众
该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国土、发改、农林、住建、财政、交通、市环保局、水利、审计、规划、电业、教体、卫生、移动通信等部门及乡镇政府负责人为成员的土地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国土资源局,具体负责全市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等相关工作的业务指导、督促检查和日常协调工作。通过层层召开动员会,广泛宣传综合整治和新型社区建设的深远意义,充分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调动起干部群众参与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科学谋划,统筹规划
该市聘请知名设计单位,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对新型社区进行合理布局、统筹规划,整体设计方案报请市政府审核批准后进行公示,自觉接受干部群众的监督和评议。在项目规划设计中,各试点村坚持合理选址,充分利用荒山荒坡建设新村,将节约集约用地政策落到实处。以陈南社区为例,该社区共涉及陈南、陈东、陈西、北沟、黄龙、葛沟等6个行政村,规划住户1750户,现状村庄占地2980亩,而规划社区在翟山阳坡选址,共占地865亩,利用荒山185亩,根据土地整理政策,可以将节省的原村庄建设用地整理成其他用地近3000亩。
齐抓共管、多方筹资
为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步伐,市、乡(镇)、村、组、群众齐动员,本着富民、利民、惠民原则,尽可能在不增加群众经济负担的前提下,采取乡镇补助一部分、村组筹措一部分、群众自筹一部分的的方式,多方筹措启动资金;市政府还把3个综合试点项目区新村建设工作纳入全市13个新型农村社区示范项目,资金上给予全力扶持,政策上给予重点倾斜,决定给予每个新型社区1000万元的资金补助,加快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步伐。
模式合理、配套齐全
为建设规范的新型农村社区,该市在抓好居民楼建设的同时,注重配套建设完善的社区服务中心、小学、幼儿园、卫生室、敬老福利院、文化体育乐园、商业服务、停车场、污水生化处理、公厕及垃圾中转站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实现路通、水通、电通、网通、气通,高标准绿化、亮化、美化,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提高群众生活品质,提升农民生活质量,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幸福生活。
截至目前,文殊镇陈南村试点项目中的新型社区及其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竣工,累计投入资金2600万元,先后建成联体别墅141处、五层套房50处、六层套房50处;公办幼儿园、社区卫生所、公厕、休闲广场等均已建成,总建筑面积达5800多平方米;建成了两纵四横水泥路和6800平方米绿地,实施了社区绿化、亮化工程,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健身器材、摄像监控和消防设施等,集水、电、路、安保、消防、节能环保、绿化、亮化、美化为一体的新型社区已初具规模。预计今年6月份实施分批搬迁,12月份搬迁完毕,2013年1月开始对老村实施拆除复耕。鸠山镇赵庄村试点项目目前已累计投入资金730余万元,在规划的新型社区实施土方工程10万方,完成绿化面积1.2万平方米,植树1万余株,建成7米宽绿化带2000米,修建拦水坝1座、跨河桥5座、稳水缓冲坝14条,加固河堤1500米,浆砌石堰200米,修建社区混凝土水泥路1500米,社区卫生院门诊楼、病房楼主体工程已完工;梁北镇梁北村试点项目新村规划建设工作也正在扎实有序开展。 (邢聪聪 通讯员:张延伟)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