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16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12年全年商务运行情况。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近期菜价上涨主要是由于极寒天气、成本上升、春节临近需求增加等多因素引起的,商务部有针对性的采取了三项措施稳定菜价。
据商务部15日发布的商务预报监测,上周(1月7日至13日)全国36个大中城市食用农产品价格继续回升,其中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比前一周上涨1.2%,连续第11周上涨,引起普遍关注。
沈丹阳表示,商务部有针对性的采取了三项措施稳定菜价。一是信息引导。通过加强市场监测,传导市场信息,增加有效供给来解决供求矛盾。
二是产销衔接。依托“南菜北运”和“西果东送”等流通链条加强产销对接,鼓励发展农产品网上交易,推动各地开辟早市和车载菜市场,扩大本地蔬菜进城直销直供,同时组织跨区调运。这些手段取得了积极成效。
三是投放储备。通过调动储备蔬菜,及时投放市场,起到平抑市场价格的作用。
沈丹阳表示,目前总体看来,全国蔬菜的供求基本平衡,价格趋于稳定。春节前部分蔬菜品种价格仍有上涨可能,但上涨势头已得到控制。另外,随着天气转暖,南方蔬菜大量上市,菜价在2、3月份以后,将出现季节性回落。但他同时指出,不排除局部地区会出现卖菜难。
沈丹阳表示,除了蔬菜以外,商务部还将在春节期间保障好其他产品的市场供应,地方商务部门也都在根据商务部的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此外,沈丹阳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2012年国内居民消费的快速增长确实和促消费政策有很大关系,2013年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仍然具有比较大的潜力,“虽然有一些流通领域的促进消费政策会逐步退出,但是其它的政策会逐步出台,特别是与分配、收入有关的政策出台后会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来源:长春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