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我国粮食生产地域重心北移


时间:2013-01-16  来源:经济日报 点击:

  乔金亮

  7个北方主产区产量占全国的比重由10年前的39.5%提高到2012年的46.0%,占全国增量的63.4%

  本报讯 记者乔金亮报道:在我国29个粮食产量超过百亿斤的地市中,有17个集中在黑龙江、河南、山东三省。其中,山东占6个,黑龙江占6个(含黑龙江垦区),河南占5个,属于南方主产省的江苏、安徽、湖北各有一个地市产粮超百亿斤。产粮大市分布图的背后是我国粮食生产地域重心的变化。

  多年前,综合考虑各省资源禀赋差异和发展粮食生产的传统等因素,依据粮食生产与消费量的特征,国家划分了粮食主产区、产销平衡区和主销区三大功能区。据初步统计,全国75%的粮食产量、80%以上的商品粮、90%以上的调出量来自13个主产省。

  当前,粮食生产不断向主产区特别是北方主产区集中的势头明显。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9年粮食增产2806亿斤,占全国的比重由2003年的71.0%提高到2012年的75.7%,9年增量占全国增量的88.3%。其中,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南、山东、河北等7个北方主产区产量占全国的比重由2003年的39.5%提高到2012年的46.0%,占全国增量的63.4%。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6个南方主产区粮食产量占全国比重9年下降1.8个百分点。

  同时,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粮食生产的比重进一步下滑。东南沿海地区粮食播种面积不断减少。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5省区粮食面积9年减少1740万亩,产量下降19亿斤。在全国粮食增产的大背景下,粮食生产地域重心由南向北逐渐转移,“北粮南运”的粮食流通格局进一步凸显。

  农业部种植业司司长叶贞琴提出,要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建成新一轮粮食增长主力军。在国家已经明确13个粮食主产省基础上,根据近几年粮食面积、产量、商品量和资源潜力划定一批主产粮市、主产粮县,打造一批能够提供稳定粮源的“国家队”。在粮食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根据资源条件和潜力,也划定一批粮食主产县市和主产乡镇,使之成为区域平衡的“生力军”,建立利益补偿机制,实行特殊的支持政策,使其成为下一轮粮食增长的中坚力量。同时,重点改造东北黑土带,提升黄淮海盐碱地,改良南方红黄壤农地,打造我国三大粮食生产骨干区域。

  据了解,农业部将突出抓好核心产区和优势产区,抓好13个粮食主产省、产量超过100亿斤的产粮大市、产量超过20亿斤的产粮大县。

  链接

  13个粮食主产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

  7个粮食主销区: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

  11个粮食产销平衡区:山西、宁夏、青海、甘肃、西藏、云南、贵州、重庆、广西、陕西、新疆。


来源:经济日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