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老百姓,今儿真高兴……”这几天,永城的种粮大户刘杰是喜上眉梢——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公布的2012年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和个人名单中,永城荣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称号,他本人也被评为了全国种粮大户。这是永城第八次获此殊荣,也是永城第一次出了一个全国种粮大户!
如何在有限的耕地上持续粮食产量?永城的方法是利用农业科技,在提高粮食单产上下功夫。
在夏粮生产方面,2012年永城全市小麦高产创建面积为10 万亩,据测产:小麦大田实产为519.6公斤/亩,高产创建示范区平均亩折实产605.03公斤,千亩核心区平均亩折实产642.26公斤,百亩攻关田平均亩折实产668.16公斤。在高产创建示范的带动下,全市小麦实现了均衡增产,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新高。
在秋粮生产方面,2012年永城建立了万亩玉米高产创建区5个,面积10万亩,经实地测产:玉米大田实产为505.55公斤/亩,玉米高产创建区平均单产为650.99公斤,千亩高产核心区平均单产为700.85公斤,百亩攻关田平均单产为753.53公斤。建立了万亩大豆高产创建区4个,大豆产量打破了我省大豆万亩连片种植的高产纪录。
省农科院培育的小麦良种郑麦7698,2012年第一次在永城进行大面积繁育,就在“三夏”战场上表现出了其优质、高产的特性;省农科院培育的大豆新品种郑59、郑04023、郑120……2012年作为主栽品种在永城大面积推广种植,就在“三秋”战场上淘汰了原有早熟品种,提高了永城大豆的整体产量和品质。永城市与省农科院合作共建农业科技成果综合示范县(市),院市合作让新品种、新技术在永城大地上结出了高产、优质的果实。
一管多枪式高效喷雾机,一根药管,多个药物喷头,可允许四个人同时作业,每天可实现喷防作业面积500—600亩;植保无人机,施药省工、省时、省力,用药量少,三五分钟就完成了一亩小麦的喷防作业,每天每架飞机可作业500—600亩。2012年,一管多枪式高效喷雾机、植保无人机等一批先进实用的植保机械在农业生产中显示出了新发明、新机械的威力,永城实现了植保机械化和农业机械全程化。
为提高科学种田的水平,永城把培育新型农民作为重要抓手。农业部门经常组织农技人员包村入户宣传农业科技,到田间地头为农民种粮提供技术指导,并通过“送政策、送科技、送信息”三下乡活动、百名科技人员包百村活动、“阳光工程”培训活动,让新知识、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一线发挥作用。
来源:商丘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