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福建霞浦县:工业园征地后闲置四年 800亩良田成荒地


时间:2013-01-15  来源:中国商报网 点击:

  “1000多亩良田被强征已有四年之久,到现在还有20多户村民补偿款不到位。目前也只有十来家企业入驻不锈钢工业园区,荒废的土地有一半多,村民看着土地荒着不能耕种,很心痛啊。”福建省霞浦县牙城镇斗门村的村民王某告诉中国商报记者,2007年该村土地被强征以后,斗门村已无耕地,就连宅基地都没给村民留。如今,尚有数百亩的土地被征后未开发,闲置达四年之久,早变身成了一片荒地。

耕地开发工业园 800多亩耕地遭闲置

  10月24日,中国商报记者从福建省霞浦县城出发,经过同三高速公路,来到位于沿海地区的牙城镇。在村民的引领下,记者来到牙城镇不锈钢工业园区。

  在园区内,十多家企业已经建厂,五六家企业已经投入生产。一家名为福建邦特钢管有限公司的企业正在生产,在该企业的左侧是正是荒废的耕地,耕地的西侧就是水库。记者看到,荒废的耕地上长满了齐腰深的杂草,期间夹杂这几堆工地建筑废料。据村民称,荒芜耕地的面积有八百余亩,而荒芜时间,则从2007年土地被征至今,整整四年。



部分企业入驻工业园区,但大片土地仍荒草丛生

  在文号为霞牙政纪【2007】01号的《关于牙城镇斗门洋工业集中点征地工作的专题会议纪要》(以下简称《纪要》)中,记者看到这样的文字叙述:2007年12月11日上午,陈欲韶镇长在牙城镇政府办公楼党委会议室主持召开了斗门洋工业集中点征地工作专题会议,会议确认“目前整个斗门洋工业集中点共征地1166亩”。并称,在完成土地报批的情况下,可以适时推进土地平整。但事实上,在《纪要》出台前,强行平地工作就已经开始了。

  斗门洋村民告诉记者,此次征用的1000多亩地是牙城斗门洋村1967年围塘造田的土地,并且在1977年建造东澳水库用以灌溉牙城斗门洋和牙城上洋,根据国家农业部门规定,牙城斗门洋系基本农田重点保护区,是一等灌溉水田。因为牙城镇靠海,耕地稀少,这片土地在当地的作用更为重要。

  可是就是这样的口粮田,却在2007年被征,建成了工业园。直到现在,尚有大块未被开发利用,变身荒地。

  为了寻找良田荒芜至今的原因,记者来到了牙城镇政府。

  该镇林亚镇长向记者介绍,工业园入驻的企业已有二十多家,而对于其他企业为何没有入园,则称“要问县长才知道。”同时,林镇长称,自己并不了解目前土地荒芜是否属于土地闲置,需要到国土局才能界定,但对于交了几年土地闲置费一事表示承认。记者又提出几个相关问题,林镇长均以“土地相关方面国土局的说法为准”为由,让记者到国土局了解情况。

  随后,记者来到霞浦县国土局,该局办公室蔡主任解释,负责具体工作的刘成景副局长是最了解情况的,但是目前外出不在局里。记者致电刘副局长,刘副局长表示自己在外出差,面对记者对牙城镇不锈钢工业区园用地合法性质疑时,他称,相关的土地手续和关于土地闲置的说明将会传至报社,但时隔一个星期,《中国商报》并未得到任何答复。

  我国《土地法》明确规定:已批准的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连续两年未使用的,经原批准机关批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无偿收回用地单位的土地使用权;该幅土地原为农民集体所有的,应当交由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恢复耕种。


来源:中国商报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