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这个故事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公司和农民要有分工,谁干什么,自己要把握清楚,越位跟政府做事一样,这个定位要把握好,现在确实存在一些情况,公司到农户租大面积土地之后不种粮食,有的就非农化搞旅游业,所以这次在中央一号文件,非常明确,要针对公司企业到农村去租农民土地,要建立非常严格准入制度和监管制度,必须按照土地用途使用土。这个情况下,我想有很多本不应该发生毁坏农地现象,将会得到逐步改进。
要鼓励和支持引导城市工商资本,到农村去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种养业。实际上一定要非常清楚根据实际经营条件,思考什么是企业化经营重点,如果不可以企业化经营,非要做,就可能出现我说的情况,更大规模物流储存农产品加工显然更适合公司企业,非常重要就是以家庭承包为基础,创造各种各样更好条件,无论农村集体经济还是农民合作组织还是农民社会化服务机构,还是我们农业产业化都可以在体系中找到自己位置,就会更快推进中国农业向现代化方向迈进。
第三方面问题,就是目前大家特别关心在高速城镇化进程中,三农问题面临什么新问题怎么进一步解决好。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三农问题根本途径,最重要或者最基本方面论述城镇化和农业化之间关系。
最早提出三化同步是在十七届五中全会,在深入发展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
十八大报告文件提出我也参与,在夏天以前还是三化,后来就8月份以后加四化,信息化。也可以说对,现代化城市现代化农业离不了信息化,信息化你不能自己独立出来成为什么东西,一定融合在三化之中,也得推进现代化,信息化各个方面,但是我还是觉得独立推进信息化没有什么意义,现在在座每个人没有一件信息工具是没有,你必须有这样网络系统才可以,所以我想四化同步不错,但是归根到底还是三化最基本,信息化是融在其中的。
在这个三化同步也好四化同步也好推进过程中十八大报告用了城乡一体化来描述这个三化、四化他们之间联系,是非常好的描述。但是客观上现实生活是有矛盾的,你高度关注城镇化的时候往往三农问题就会受害,如果这两者之间处理不好,农业如果不断削弱,农民不断受剥夺,农业化城镇化很难推进。
现实问题比理论复杂多,怎么处理好三化也好,四化同步也好,我们农业发展也不够现代化,和农村相比城市就是强者,特别要注意就是在整个工业化过程中怎么注意解决好三农问题弱质产业弱势群体,解决不好这个问题将来出大问题。
现在放在我们面前,可能现在首先要加快推进城镇化,要推进到什么程度什么状态,如果这个问题答不清楚,下一个问题也答不清楚,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城镇人口超过六亿九千万,现在七亿以上,这里包含非城镇、农业人口,2011年底农业户籍总人口八亿五百二十一万人,后来我再往深一问,八亿五百二十一不见得是准的,2000年讲过推进户籍制度改革,12个省市提出本区域内取消城乡二元制,统一发放某某省居民户口,本是一样的,我们现在大家知道农村和城市的户口本不一样。
城市户口就是非农业户口,农民户口就是叫农业户口,首先弄不清楚到底多少城里人多少乡下人,搞不清。
幸亏国家统计局还有一个农业统计系统,每年在统计的到了2011年底,农业统计系统调查我国乡村人口总数是多少呢,是九亿七千零一十四万人,按照第一个数常住人口说我们城镇化率达到51.3%。
按照第二个数公安部掌握户籍数算一下我们城镇人口比例34.3%。
第三个数乡村人口数数28%,你想想制定以后城镇化发展规划麻烦就大了,到底是什么目标,可能已经过去了,提高的目标从低方面来走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走,这是很复杂的问题。
第二方面要弄清楚要走什么样城镇化道路,结果是什么。现在正常讲我们就按最高51.3%和发达国家80%左右相比低得很,51.3%怎么来大家都知道不是真正城镇化人口,国外80%怎么来又搞不清楚。
我就举两个例子很受冲击,比如说今年七月份我去日本,我和日本大臣会谈提这个问题,我在资料上看到贵国日本城镇化率已经达到86.4%,我想知道怎么统计出来。
来源:新浪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