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口一名菜商拿着几把空心菜。由于批发价格高,他们不会一次拿太多的货
分析
海口菜价上涨了,海口市政府组织海口市农业局、市物价局等多部门联合调研后作出相关回应。1月13日,记者从海口市回应关于“菜价上涨”问题工作会上获悉,目前,海口能正常供应本地蔬菜的蔬菜基地有3.8万亩,月平均生产蔬菜2.6万吨,自给率83%。
多种原因导致了菜价上涨。
原因一:
游客增多蔬菜需量增大
目前,海口市有209万人,按每人每天消费1斤蔬菜计算,加上过夜游客消费,海口市日消费蔬菜量约1050吨,每月需要蔬菜供应量3.15万吨,年需要蔬菜量约38万吨。而海口市常年蔬菜基地年可供应本地市场26万吨,年缺口蔬菜量12万吨以上。
入冬以来,内地不少老年群体纷纷来海南,来琼旅游的国内外游客增多,各地客商和各界友人汇聚海口。
外来人员增多,蔬菜消费需求大。随着“候鸟”人群的增多,候鸟老人的饮食喜好等,还是喜欢吃北方的菜,比如大白菜、西红柿、胡萝卜、土豆、花菜、莴笋、大葱、南瓜等需要转运至海口,加上运输费用、储存费用、损耗和批发环节的合理利润等因素,都会拉动菜价上升。
原因二:
青菜类种植面积减少
据统计,截止去年12月20日,海口市全年蔬菜生产基地面积4.18万亩(含在建),其中,已建成年蔬菜基地4.05万亩,其中包括蔬菜设施大棚3568亩。
“青菜等供应本地市场蔬菜种植面积减少,本地能种植的蔬菜品种单一。”海口市农业局张局长表示,这也是海口菜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
前两年的11-12月份,本地叶菜价格降幅较大,田头收购价最低跌至0.4元/公斤,出现季节性售菜难,同时,2011年冬季我省冬季瓜菜价格偏高,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种冬季瓜菜的积极性,2012年冬种面积比去年增加了2万亩,各地种植青菜等短期蔬菜面积有所减少。
原因三:
天气变化青菜损坏多
去年10月下旬,海口受第23号强热带风暴“山神”影响,各地普降大雨,不少蔬菜基地刚刚播种的青菜、萝卜苗等受摧残。之后,海口又忽冷忽热,很多菜种和种苗损坏较大,许多农民不再种植,改为移植辣椒、瓜类等供应岛外的瓜菜品种。
来源:南国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