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必须大幅提高农民收入增速,实现农民收入超常规增长。对此,必须有新视角、新举措。
一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农业收入超常规增长的前提是推进城镇化。通过城镇化减少农业内部劳动力,发展规模经营,才能显著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使其不低于二三产业的水平。实践证明,农业专业化、规模化经营的收益水平完全能够达到外出务工收入水平。同时,顺应高成本农业发展趋势,要稳步提高农产品价格,完善农产品特别是鲜活农产品价格调控机制,使农产品价格合理反映生产资料和人工成本变化,以及农业资源要素稀缺性,持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收益水平。
二是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改革是发展的最大红利。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可以更好地体现农村资源要素的价值,使农民的财产更好地转化为财富。过去是简单地将农民转移到非农部门就业,通过扩大低成本人力的使用来增收;现在应该为农民工提供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培育他们的人力资本,通过提高劳动素质技能来增收,实现从人口红利向结构红利的转变。过去是压低农村土地、资本价格,以剪刀差的形式从农村抽取财富,现在应该建立要素平等交换关系,提高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标准,加大农村信贷投放力度,实现从资源红利向要素红利的转变。
三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要高度关注收入分配不公问题,根据“提低、扩中、调高”的原则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对于低收入者,既要努力提高他们在初次分配环节的收入,更要注重再次分配对他们的作用。再次分配要向农民倾斜、向主产区倾斜、向贫困地区倾斜,不仅是为了直接增加他们的收入,更重要的是,通过改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让农民能够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避免贫穷、落后、贫穷的恶性循环。
来源: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