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农业科技打好“三大战役”——访农业部科教司司长唐珂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壮大农村生产经营主体
■推进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和农村能源工作,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
本报记者 曹茸
2012年,中央1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农业部借势扬帆,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取得显著成效。2013年,农业科技如何继续发力,再续辉煌?新年伊始,记者专访了农业部科教司司长唐珂,他表示:“今年将围绕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村能源与生态文明建设等中心工作打好‘三大战役’,为‘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两个持续提高’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记者:2012年我国粮食产量历史性地实现了“九连增”,粮食单产对总产提高的贡献率达到80.6%,科技增粮成为突出亮点之一。与此同时,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到54.5%,在这背后体现了哪些努力?
唐珂:2004年以来,连续9个中央1号文件,形成了强农惠农富农的一系列政策体系,且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2012年中央1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出台了一系列打基础、管长远、含金量高的政策,农业部也在全国开展了以“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为主题的“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重点推广重大实用技术、着力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全面做好农业科技各项工作。在全国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中,农业部和各地方农业部门、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动员了100多万人次农业科技人员进村入户下田头,为农民开展技术服务。由于相关政策落实到位、科技服务到位、行政推动到位,再加上及时有效的防灾减灾抗灾措施,使得2012年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保持了10年来稳定上升的势头,确保实现了粮食生产“九连增”和农民收入“九连快”。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本世纪初期的42%提高到了2012年的54.5%,平均每年以1个百分点的速度在不断提高,得益于近年来实施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促进行动、畜牧水产业增长方式转变行动、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行动以及农业产业化与农产品加工推进行动等为标志的科技提升与促进行动。这些以提升农业内在发展能力为核心的科技促进行动,对于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提升科技对农业的支撑能力与水平,并最终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记者: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农业部部署2013年重点工作,除了围绕“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目标外,首次提出“两个持续提高”,即持续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农业资源利用率。这给农业科教工作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唐珂:农业部提出“持续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农业资源利用率”,体现了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具体要求。“两个持续提高”反映了今后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重点,这就是在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提高资源利用率,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来源: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