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各行业专家称“食品安全问题极少”是无视真相


时间:2013-01-08  来源:湖南电视台-etv《法制周报 点击:
原标题 [“食品安全问题极少”是无视真相]

  《法制周报》特约评论员 龙敏飞

  在今年1月5日,来自各行业的专家在“2012年公众关注的食品安全热点点评媒体沟通会”上对去年12大食品安全问题进行解读认为,2012年中国食品安全总体向好,真正的食品安全事件问题为极少数。(1月6日《京华时报》)

  螺旋藻、明胶门、可口可乐含氯事件、白酒塑化剂事件……在2012年的集体记忆里,这些事件一如既往地给人焦虑,并刺痛人心。作为一个旁观者,我很难认可“真正的食品安全事件问题为极少数”的论断。在我看来,于食品安全问题而言,“少”不是骄傲,也难以成为自豪,同样是公众的悲剧。毕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食品安全事件,都是对公众健康的一种威胁。

  至于“无视真相”的“食品安全问题极少”的表态,无疑是一种藐视生命的说法。在2012年,食品安全问题的确没有“毒死人”的事件,但这并不意味着“进步”。一方面,有些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后果,如慢性毒物,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而这也是很难统计的;另一方面,对食品安全问题,不能总以“最差的年份”、最差的国家为基准线,如这样的话,那我们每一年的食品安全问题,都是没“那么坏”的,因为总有垫底的国家,如2011年印度假酒事件中有143人死亡,2012年德国的毒黄瓜毒死了50多人。

  对食品安全事件而言,并不是一个多或少的问题,而是一个“零容忍”的问题。如果我们对食品安全问题做到“零容忍”,标准也足够完善,那食品安全问题的确是向好的。所以,当专家们再次谈及食品安全问题时,“少”不是可以卖弄的资本,也不是政绩,更不是骄傲的本钱,而是一封“警示信”——专家们对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审丑疲劳了,这是食品安全问题的“红线”,如果不改善食品安全问题的大环境,问题食品对公众健康的威胁,只会越来越大!



来源:湖南电视台-etv《法制周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