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建言: 查办食品安全大案要案 震慑制假售假行
时间:2013-01-08 来源:聊城晚报 点击:
次
|
“严把市场准入关,坚决取缔无证照经营行为,严厉打击制售假劣食品违法犯罪活动……”在这次聊城市两会上,市政协委员李宝林提交了《关于我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建议》的提案。
提案指出,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但我市食品质量水平还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在农村地区,小、散、乱、差的局面未根本转变,由于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大多规模小,进货渠道杂乱,经营管理手段落后,质量意识淡薄,滥用食品添加剂、使用非食品原料、原材料来源不明等违法行为较为普遍,以至于造成食品不合格。
另一方面,在我市农村地区,消费者购买食品往往只看重价格,忽略质量,很少有人考虑安全等因素,对买到的食品很少有人注意厂名、厂址、商标、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内容。既不查验相关证照,又不索要销售发票,致使一些“三无”食品、过期食品流向农村市场。部分消费者即使购买到假冒伪劣食品,只要不发生食物中毒等重大安全事故,一般也不举报,导致食品执法延误。同时,我市对于食品安全监管仍存在监管机制不够完善、基层监管执法力量严重不足、检验检测体系尚未健全,抽检经费严重不足等问题。
因此,李宝林提出,加强对群众的食品知识宣传,提高群众食品安全意识。要采取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和鉴别假冒伪劣产品的知识,宣传维护自身消费权益的方法和途径,不断增强农民的食品安全意识、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抵制假冒伪劣商品,让制假售假行为失去市场。同时建立举报奖励制度,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从而减少假冒伪劣食品和非法行为生存的空间。
不断创新监管模式,建立和完善联合执法机制。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监督管理的工作机制,实施“从田头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使各监管部门既按照各自职责履行职能,又能信息互通、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切实加大执法力度,实现食品安全的无缝隙监管。要把主要力量放在监管的关键环节上,实行重点监控。力争查办一些有影响力的大案要案,强烈震慑不法分子,有效净化食品市场。
加大资金投入,整合检验检测体系,在各县(市、区)建立一个综合性的检验检测中心——食品监督检验所,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配备相应的食品检验检测仪器,完善软硬件设备,并通过技术认证。要结合当前食品技术监管支撑体系建设现状和监管实际工作需要,研究制定食品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的发展目标、存在的差距、主要任务、项目安排和保障措施。在网上及时发布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定期公布检测结果,实现信息共享。□记者 岳耀军 来源:聊城晚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