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当食品安全成为一种文化


时间:2013-01-07  来源:慧聪食品工业网 点击:
   【慧聪食品工业网】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销售收入达到百亿元以上的食品工业企业将达到50家以上,但同时,食品安全的恐慌也在国人中越演越烈。食品安全这个难题,中国到底将何解?
 
    说得多了标准、监管和消费者科普,媒体和消费者似乎都有点疲惫和麻木。在2013年开年的“2012年公众关注的食品安全热点点评媒体沟通会”上,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罗云波提出“亟待建立以尊重为纽带的食品安全文化”,引起了关注。
 
    食品安全文化,是怎样一种文化?文化,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当食品安全成为一种文化,想想都觉得完满。用专家的话讲,任重而道非常远,应该是远到无人敢去想象吧。
 
    2012年公众关注的食品安全热点点评媒体沟通会上,参会专家解读了包括螺旋藻超标、药品胶囊的“明胶门”、立顿茶叶农药残留、可口可乐含氯、黄酒含有致癌物、今麦郎酸价超标、荧光物质超标、张裕葡萄酒农药残留、面粉硼砂、光明奶酪宝宝杯、肯德基汉堡细菌超标、白酒塑化剂等12个热点事件,仅可口可乐含氯事件被孙宝国教授肯定地被打上了“食品安全事件”的烙印,而对于其他有关食品安全的事件,包括未选入这12个之中的,还有很多,虽然都未曾出现重大的生命财产安全损害,但食品安全就像是连绵不绝的阴冷细雨,持续敲打着惊恐的人们。
 
    对此,罗云波院长提出“亟待建立以尊重为纽带的食品安全文化”,他这样阐释这种文化:
 
 
 
    尊重,也是一种文化,这种建立在感性基础上的食品安全监管能否在法制社会和“焦虑”的中国找到一条出路,是不是仅仅只是一种理想境地的存在?
 
    笔者搜索“食品安全文化”这一关键词,仅在网上发现了一处,大意是食品相关企业的员工需要将食品安全文化这一理念贯彻在日常的食品安全管理当中。笔者以为,食品安全文化不仅仅存在于食品安全生产管理当中,还存在于每一个与食品安全相关的人,其理性与感性深处。
 
    当食品安全成为一种文化,何惧食品安全?


来源:慧聪食品工业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