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5日,李克强与18名乡村医生座谈,与从贵阳市自愿到黔西南州山村当村医的钟晶亲切握手。
据新华社电1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主持召开医改领导小组第十二次全体会议。
会议讨论和审议了《关于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的意见》《关于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指导意见》,听取了公立医院改革有关情况汇报。
改革要触动利益格局
李克强指出,医改是我国社会领域的重大改革,既涉及民生又事关发展。通过三年多努力,医改取得的阶段性明显成效超出预期,但面临的问题和困难难以逆料,要不断探索。
李克强说,医改实践对经济社会领域其他改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首先,我们说改革是最大红利,其目的就是让广大人民受益。改革必然要触动固有利益格局,重点调整预期利益和增量利益,但最终是要落到人民真正得利益上。中国最大的差距是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医改直面这两大差距,从保基本开始,从强基层起步,向农村和中西部倾斜,因而得到了广大群众拥护。
其次,改革红利的释放要依靠创新体制、建立机制。要发挥好发展的潜力,财政需要增加投入,但更重要的是在创新体制机制上做文章。
第三,改革是渐进式的、累积式的,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也不能踟蹰不前,绕着矛盾走。
杜绝“等钱救命”现象
李克强指出,我国医改正在向纵深推进,“十二五”时期将从打基础向提质量转变,从搭框架向建制度转变,从试点探索向全面推进转变。要在巩固覆盖面的基础上提高保障水平,特别是要推进大病保险、医疗应急救助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和健康,要坚决防止“等钱救命”等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现象发生。要推进和扩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通过创新体制增强活力。发挥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作用,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向改革要利益、要效益。
来源: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