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未来,我们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想把目前的柑橘种好。”85岁的原红塔集团董事长褚时健刚刚动了一次手术,2013年元旦,他的妻子马静芳在接受《华夏时报》关于“中国梦”的采访时,做了最为质朴的解读。
褚时健,这个曾历时18年打造玉溪烟厂崛起为红塔帝国的老人,今年已经85岁,却依然行走在奋斗的路上,十年种橙,褚时健所售卖的橙子也被赋予了更深的含义,被外界称为“褚橙”。他跌宕起伏的一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中国企业家顽强拼搏的精神面貌,也成为“中国梦”的最好体现。
引国企高层薪酬制度改革
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众多企业家中,褚时健是一个无法绕开的人物。
一位接近褚时健的人告诉本报记者,对于此前发生的事情,褚时健平时并不愿意与人诉说,他说过“过去也不想谈了,也回不去,关键是把现在的事情做好”。
据悉,2002年保外就医后,褚时健也很少怀念过去那些很繁忙的日子。他本人曾公开表示,“不想了, 那时事情多,也有成就感,但是烦人的事情太多,也就绕不开那事情,现在我没有了。”
1928年,褚时健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1955年,27岁的褚时健出任玉溪地区行署人事科长。
24年后的1979年,51岁的褚时健,正式出任玉溪卷烟厂厂长。于是,褚时健开始一手将这间地方小厂打造成亚洲第一烟草企业,自己也被外界称为“烟王”。
公开信息显示,褚时健担任这家小厂的厂长后,卧薪尝胆,披荆斩棘,以非凡的胆识和能力,用18年光阴的拼搏,使这家小厂成长为每年利税数百亿元的大型集团。
上述接近褚时健的人告诉本报记者,他本人同褚时健做过深入交流,当年国外的555、万宝路等香烟在中国横行时,褚时健当时的最大梦想就是做出中国最好的烟,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当年他做到了,这也许就是他当年的“中国梦”。
由于突出的贡献,1990年褚时健被授予全国优秀企业家终身荣誉奖“金球奖”; 1994年,褚时健当选为“全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
但是由于当时中国的企业家激励机制与监督体制的不健全,褚时健开始铤而走险。1995年2月,一封匿名检举信指控玉溪卷烟厂厂长褚时健贪污受贿,葬送了他的政治和职业生涯。
1995年,云南红塔(集团)总公司更名为云南红塔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全年玉溪卷烟厂生产卷烟188.75万箱,实现工商税利178.3亿元,占全国烟草行业总税利的23.8%,职工人均年创税利331万元。
在当时,红塔集团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烟草企业,被誉为“中国民族工业的一面旗帜”。而这一年,褚时健遭遇到人生最大的悲痛,其唯一的女儿因被怀疑收受贿赂而遭逮捕,并在狱中自杀。
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