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实施“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制定出台了创新人才专项计划、河南省科技进步杰出贡献奖等一系列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创业创新的政策措施,最大限度地鼓励和支持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施展才干。今年,河南农业大学的范国强教授新当选为中原学者,使全省农业领域的中原学者数量达到8人,占总量的近1/3。新增农业创新型科技团队5个,涌现出了沈天民、吕平安、徐才智等一批全国知名的农民育种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共有农业科研人员12400余人,其中副高以上有3300人,为省农业科技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人才支撑。
四、创新机制,激发活力,建立健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按照“农民有需求、科技人员有动力、企业有效益、政府有效引导、各方面积极性能得到充分发挥”的要求,把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当前农村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驱动两个机制,把农村科技服务的对象从偏重农民个体向农民、农村中小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等并重拓展,把服务领域从偏重农业向农村产业、民生等并重拓展,加快建立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基层农业服务体系。今年,在农业专家大院、星火110、农村科技合作组织等已有农村科技服务模式基础上,创新性开展了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试点省份建设和粮食科技特派员行动等新模式。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试点省份建设,实行“平台上移、服务下延”,拟建设农村信息服务与网络传输综合平台,完善粮食、畜牧、远程医疗、新型农村社区等服务与决策支持系统,通过示范工程的实施,探索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新机制。粮食科技特派员行动按照“轴心带动、辐射周边,均衡布局、整体提升”的原则,探索专家包点入户、经费绩效挂钩、连片持久服务等一系列新型服务机制,初步建立起了覆盖省粮食主产县(市)的粮食科技特派员服务网络。
为进一步健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2013年,积极推动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试点建设,开展“156”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建设,加强农业科技资源及涉农资源整合,搭建起中原农村信息港农村信息服务综合平台,认定一批基层信息服务站点和示范基地,培训农村实用技术人才30万人次;加速推进粮食科技特派员建设,搭建起覆盖全省的新型粮食科技服务体系,力争使粮食科技普及率和技术成果转化率提高10%以上,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
来源:河南省科技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