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成都统筹推进农村沼气事业建设


时间:2012-05-16  来源:新华网 点击:

“自从沼气示范工程运行后,我们的生活水平一下子上了一个台阶。一壶水10分钟就烧开了,不但可以用它烧水做饭,还可以用它照明,既环保又节能。”日前,记者来到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采访,正在做饭的该县袁山社区村民王玉英喜滋滋地告诉记者,该社区150多户村民都刷卡消费沼气,每立方米1.5元,比城市天然气价格便宜0.3元左右。他家开茶馆,每个月消耗沼气40立方米左右,每天的气费成本仅6元,仅此一项每年可节约生活能源开支1000多元。

  “三结合”统筹建设沼气也能“可持续”

  王玉英受益于该市的农村沼气项目建设工程。据了解,成都市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坚持把农村沼气事业建设作为推动新农村建设和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抓手,把农村沼气事业建设纳入为民办实事的民生工程,通过强化“三个结合”,突出“三个集成”,着力“三个提升”,不断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加大资金投入,推动了全市农村沼气事业长足发展,实现了适宜农户基本普及沼气、规模养殖场基本配套建设沼气工程的目标。目前,全市农村户用沼气池拥有量达到35万口,占适宜农户的76.5%;规模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达到1487个、容积达到36万立方米,配套率达到72.3%。

  据介绍,该市以农村沼气事业建设做抓手,与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林场保护和产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同步实施,并在沼气项目安排上,重点向新农村示范片倾斜。目前,全市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区域内的农村户用沼气池拥有量已达到适宜建池农户的90%以上。

  同时,该市通过深入开展“农村沼气进村社”活动,强化宣传培训工作,调动农户的建池积极性。并以新建沼气池为载体,推进“一池三改”工程建设,引导农户改厨、改厕、改圈,有效治理养殖业污染,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目前,全市新建的农民集中居住区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配套率达到100%,农村适宜建池农户户用沼气池配套率和年存栏500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配套率均超过70%,畜禽养殖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基本实现了“零排放”。

  “三集成三提高”产业区里的“生态循环”

  “沼气不仅是一种清洁能源,更是节能减排、发展生态农业的一项重要举措。”据成都市农委负责人介绍,该市通过集成政策、集成项目、集成技术,整合各类资源,把农村沼气事业建设推向发展的快车道,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区,实现“农业生态循环”。该市以发展农村沼气事业建设为纽带,积极推广“畜—沼—果”、“畜—沼—菜”、“畜—沼—茶”等种植养殖相结合的循环农业模式,推进畜禽粪便的沼气转化和沼液、沼渣还田利用,实现农业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该市积极开展农村沼气综合利用试点示范,推进沼气发电、养殖场供暖、沼气集中供气,基本解决了建池农户的生活能源问题,既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又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截至目前,该市农村沼气建设技术集成率达到100%,2011年新建玻璃钢拱盖沼气池1000口,推广率达到50%以上,农村沼气年产气量达到2.16亿立方米,形成循环农业示范点13个、示范基地30余万亩,带动建成标准化规模化特色农业示范园区143个。

  在崇州市桤泉新城零碳农业产业示范园,记者看到,在“生态养殖+沼气循环系统+自主供电供气”的基础上,该园区在1000余亩种植基地中使用沼渣做基底肥,用沼液进行喷灌施肥,不仅可以将全部的沼气废料消化,还将有机蔬菜搞得有声有色。

  “三提升六机制”后续服务建设保实效

  “下一步,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着力‘三个提升’,即提升建设管理水平、提升物业服务水平、提升农民生活水平,确保建设实效。”该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早在2006年,该市就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农村沼气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对农村户用沼气池和规模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的扶持政策,并比照中央投资项目标准三次提高补助标准,2011年每建一口农村户用沼气池补助2000元,其中新建玻璃钢拱盖沼气池每口补助款提高到2500元,规模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每立方米补助款达到400元。近年来,全市累计投入市级以上农村沼气项目补助资金达到2.89亿元。

  据了解,日前该市已制订出台了新的项目管理办法,形成了行政领导负责制、项目建设法人制、工程建设合同制、项目资金审计制等“六大机制”,按照“服务专业化、管理物业化”的原则,该市以沼气项目村为依托,建立村级沼气服务网点,推进“六个一”沼气服务体系建设,即:一处服务场所、一个原料发酵贮存池、一套进出料设备、一套检测设备、一套维修工具、一批沼气配件,做到服务有人员、有场所、有设备、有配件、有原料。目前,全市建成农村沼气物业化服务网点251个。通过发展农村沼气事业建设,促进生态家园建设,也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目前,全市建池农户“一池三改”率达到84.8%,建池农户年增收节支户均超过2000元。

  “力争‘十二五’期末,实现全市农民集中居住区生活污水全处理,规模化养殖场沼气工程全配套,沼气物业化服务全覆盖,户用沼气普及率进一步提高。”关于未来的发展,该市主管领导掷地有声。


来源:新华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