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灏还参照新加坡的反贪局和香港的廉政公署,创新地在深圳设立了监察局。这在改革开放初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李灏还为经济特区争取到了最重要的资源——特区立法权。在当时,授予一个经济特区立法权,还没有先例。几经周折,全国人大终于授予深圳立法权。
梁广大
“梁胆大”大胆搞改革
汤凯锋
时至今日,不少人依然记得,广东有个出了名的“梁胆大”。这个由时任广东省委书记习仲勋给取的绰号,记录了梁广大对改革开放的大胆坚持。
而今,这位已经77岁的广东省委原常委、珠海市委原书记、原市长,用3万多字的笔墨,记录了邓小平两次南方之行,还举办了邓小平南方之行展览。
小平为珠海特区题词
1983年10月,梁广大调任珠海经济特区,同特区领导班子一起着手推进行政体制、经济结构、市场流通等一系列改革。“这些改革触动了上层建筑,特别是政治领域的诸多敏感问题。”当时社会上出现了许多不同声音。关键时刻,小平同志来珠海了!1984年1月29日,梁广大和时任有关领导一起陪同邓小平视察。参观结束,回到宾馆,邓小平挥笔写下七个大字:珠海经济特区好。邓小平的题词让大家备受鼓舞。梁广大说,“我感觉这个题词不仅仅是为珠海,它实际上正面回答了社会的种种非议。”
“大胆”的改革先锋
在调任珠海前,梁广大曾长期在广东省南海县任县委书记。为了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梁广大果断启用过去被打倒的“牛鬼蛇神”。为了推进招商引资改革,梁广大还破了不少规矩,砸了很多框框,“干了好多人都不敢干的事儿”。这些“大胆”的举措,使当时的南海迅速发展为全国首富县之一。
调任珠海期间,梁广大依然坚持改革者的锐气。他打破“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常规,大胆举债投资大项目。“坚持改革开放,就要敢于承担责任。”梁广大说。
上世纪90年代初,国际形势多变,中国经济低迷,对改革开放的质疑再次出现。关键时刻,邓小平再次南行。等到梁广大汇报时,他没有多想,没考虑“丢官”,把特区建设过程中的困惑、难处,面对的质疑、指责都告诉了小平同志。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