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旅游扶贫,让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时间:2012-12-31  来源:消费日报 点击:

  □ 本报记者 郭 辉

  旅游扶贫是一种全新的扶贫模式,即在旅游资源条件较好的贫困地区通过扶持旅游发展带动地区经济发展,进而脱贫致富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为一体,城乡间、地区间差异极大,旅游扶贫无疑成为重庆破解城乡统筹难题、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富民兴渝的重要途径。

  据了解,重庆市高度重视旅游扶贫工作,于2000年在武隆县仙女山片区正式启动,通过扶贫资金引领和持续投入,实现了开发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多赢局面。两年来,重庆共安排专项资金近2亿元,整合各类资金达10亿元以上,在全市200余个贫困村实施旅游扶贫项目,实现旅游收入近20亿元,接待农户年均收入2万余元,许多农民吃上了旅游饭、走上了致富路。在乡村旅游项目实施区,种植业、养殖业和渔业收入增幅分别达到24%、32%和63%;优势农产品、具有乡土特色的手工艺品得到开发,道路、饮水、电力等基础设施改善达到100%;90%的农户农房风貌和室内设施得到改造,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旅游扶贫带来的效应,使得重庆各区县开始竞相抢占乡村旅游开发高地,致力于打造“乡中有城,城中有乡;城乡结合,亦城亦乡”的美好田园。

  奉节:

  乡村旅游成扶贫主力

  奉节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其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白帝城,绝世奇观天坑地缝,是重庆市委市政府打造的六大旅游景区的重点。这里地广人稀,森林覆盖率高,自然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是天然的氧吧。

  因为这里夏季气温偏低,是天然的清凉避暑之地,每年接待的避暑纳凉、自驾、背包等游客不计其数。在紧邻天坑风景区的杉木村,周围崇山峻岭环绕,村子的边缘紧靠万丈高崖,惊险而壮美。而进入村庄,则是一片瓜果成熟、乡邻耕种、鸡犬相闻的和睦景象。

  奉节县委常委、副县长蒋中全告诉记者,奉节在天坑地缝景区沿线实施了乡村旅游扶贫项目,杉木村只是其中一个。乡村旅游扶贫片区着力发展中药材种植、高山蔬菜种植、特色水产养殖、畜禽养殖、特色产品加工、野果植物种植等六大产业,促进了养生旅游的多样化、个性化和健康化发展。游客来到此处,夏季避暑,冬季赏雪景天坑,还可以品尝绿色天然食品,带走当地特产。乡村旅游真正成为了实施旅游扶贫的主力。

  石柱:

  风光怡人的乡村旅游风貌长廊

  石柱县位于渝东南长江三峡黄金旅游带上,不仅拥有全国闻名的黄水国家森林公园、大风堡景区,还拥有银杏、水杉、珙桐、红豆杉、锦鸡、豹等珍稀动植物,是名符其实的“森林的海洋,动物的王国”。石柱县夏季长期保持在22℃左右,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是远离都市尘嚣,荡涤心灵尘埃,消夏避暑的绝佳胜地。


  除了夏秋季节气候凉爽,风景旖旎外,石柱乡村在冬季也有其独特的魅力。每年冬天,石柱黄水国家森林公园成为了冰雪的国度。今年石柱黄水镇各乡村还将推出赏雪活动,以及热闹喜庆的杀年猪活动,为游客送上冬日温暖。游客可在景区周边的黄水镇、冷水地区的农家乐里,体验到纯正的冬季乡村生活。

  据了解,石柱县集中在黄水镇万胜坝村和冷水镇八龙村打造了鱼池山娇“十里荷塘”、沿溪清明“生态旅游观光农业示范园”、石家石龙“巴盐古道”、冷水八龙“八龙莼乡”、黄水万盛坝“旅游文化长廊”、沙子卧龙“高山特色旅游”“六大板块”,形成了风貌独特、风光怡人的乡村旅游风貌长廊。


来源:消费日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