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杭州12月30日电(新华社记者李亚彪、张遥)岁末年初,浙江天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宋林荣正忙着四处跑贷款。这是一位跟着父亲创业、并从父亲手中拿过企业“接力棒”不久的40岁“掌门人”。
“跟着父亲创业与自己打拼的感觉真不一样!”宋林荣说,“我的十几万亩有机茶园关系着数千茶农的生计,我们父子之间‘接班’接得怎么样,已不再单单是我们家的事情。”
正如这位年轻的民营企业家二代所说,这些年来一直被当作家族内部事务的民营企业接班问题,正关系中国经济,牵动越来越多的神经。
12月下旬在杭州举办的一次“对话新生代企业家”的论坛上,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保育钧提出,培育新生代企业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
“中国现有1200多万企业中,民营企业1025万户,占80%以上;而民营企业当中又有80%以上是家族企业;家族企业中的80%又在今后10年到20年间面临着接班与传承的问题。”保育钧说。
同样在“今后10年”左右这个时间段,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大上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在保育钧眼中,这些民营企业家二代正是实现这两个重大“翻番”目标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
“从‘三个80%’来看,如果民营企业在二代手中跨下来,那么靠谁来实现两个‘翻两番’的目标?”保育钧说。
70岁的保育钧曾担任过中国民营私营经济研究会长,对中国民营经济、民营企业的发展有着全面系统的研究。
保育钧认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中国出口受阻,高速增长的日子恐怕难以再现,而投资与消费,则要更多地看民营企业。
在投资方面,一年前,民间投资占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超过50%,成为投资的主体。消费方面,目前中国就业的主渠道仍然是量大面广的民营企业。以浙江省为例,这个省的民营经济提供了全社会75%的就业。
显然,民营企业二代自身也充满了危机感和焦虑,葛丽萍就是如此。
这位纤弱且带着一脸学生气的浙江绍兴女孩家族从事的是畜牧业,她接班了总经理一职。葛丽萍很明确地表示,自己对主业的兴趣与专注度没有父辈那样强烈,同时也看到了传统产业需要改造提升的紧迫性,希望走主业与多元化经营联动发展之路。
“我有很多新想法想渗透到企业中去,包括在人财物以及制度安排方面增加一些新的元素,但又怕引起上一代人的反感。同时我对自己的经验是否管用、判断是否准确也不是很自信。”葛丽萍说。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在中国国内许多地方,政府部门针对民营企业家二代的培育计划、培训机构不断出现。
江苏省溧阳市每年都结合节庆活动,邀请海外的民营企业二代回乡创业;宁波市还曾开设“中小企业传承与发展”特训班,学员多是“80后”的民营企业家子女。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