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曹茸) 12月25~26日,农业部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全国农村沼气工作会议。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强调,要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农村沼气建设、管理、运营、服务的新机制、新模式、新方法、新举措,逐步建立农村沼气产业化发展、市场化经营、科学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的新格局,推动农村沼气事业健康发展。
张桃林指出,新时期做好农村沼气工作,要实现“五个转变”,即结构上由户用沼气为主向沼气多元化发展转变,功能上要由生活为主向生活生产生态一体化转变,服务上由建站布点为主向注重可持续运营转变,政策上由前端建设补助向前端建设补助和终端产品补贴相结合转变,建设上由新建为主向新建与巩固并重转变,实现农村沼气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要在尊重农民意愿和需求的前提下,重点在丘陵山区、老少边穷和集中供气无法覆盖的地区,因地制宜发展户用沼气。在农户集中居住、新农村建设等地区,建设村级沼气集中供气站,实行业主经营、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发展。现有的大中型沼气工程,要打破沼气工程与养殖场或养殖小区、发酵原料与畜禽粪便的“两个捆绑”,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和运营,发展壮大农村沼气产业。对村级沼气集中供气站、规模化沼气生产厂,要探索前期建设补助和终端产品补贴相结合的方式,户用沼气要采取提高建池补助、财政补贴提高服务网点服务能力的方式,也可探索支持企业搞服务的新途径,关键是保证农村沼气全年365天24小时连续供气和提升盈利能力。
截至目前,我国农村沼气用户已经超过4000万,处理粪污10多亿吨,沼肥利用可减少20%以上的化肥和农药施用量,改良土壤8000万亩,为农民增收节支480多亿元。2011年,全国沼气生产量为150多亿立方米,相当于替代2500多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000多万吨。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