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电子商务网站在国人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今年“双十一”,许多电商网站都取得了惊人的销售业绩。但与此同时,一些电商网站侵犯消费者利益的事件也不断被曝光。
近日,记者通过搜狐网和民意中国网,对1343人进行的调查显示,96.5%的受访者有过在电商网站上购 物 的 经 历 , 近 半 数(49.8%)受访者曾遇被电商网站侵权的情况。对于目前我国电商网站在保护消费者利益方面的表现,仅27.6%的人给予正面评价。
网购正逐步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方式、新的消费时尚,甚至是相当一部分人群固定的生活方式。但是,网购如同一把双刃剑,当消费者体验网购带来的便捷、实惠的同时,还得面对维权的尴尬。
今年央视3.15晚会上,消费投诉前十名中,网购排在第一位。网购维权难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焦点问题。调查显示,42%的人在网购中遇到过欺诈,遇到纠纷只有20%的人通过法律途径维权,62.8%的人表示放弃维权意愿。
何以要放弃维权?38.2%的人称 “取证难”,30%的人表示“维权费用高”,还有12.4%的人表示“找不到卖家”。
其实,网购乱象不仅与行业诚信意识欠佳有关,也与监管和法规滞后有关。
所以,规范网购,商家的积极性很重要。但是,更需要相关监管法规的跟进与完善。
首先是严格把好网络经营者准入门槛。通过网络从事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的自然人,应当向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的经营者提出申请,提交姓名和地址等真实身份信息。具备登记注册条件的,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注册。
其次,规范网店的经营范围及网络经营者的竞争行为;三是规范网络经营者的广告行为;四是加强对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五是完善维权机制并疏通环节。
一整套完善的维权流程是降低消费者维权难度的前提。但是,消费者也要做好在维权路上打持久战的准备。
来源:现代消费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