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12山西经济十大热词——绿色食品:吃出健康 吃出品质
在太原市某超市,绿色食品专柜深受消费者青睐。首席记者高在中摄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百姓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与日俱增。过去,吃饱饭是人们的愿望;如今,吃出健康,吃出品质成为人们的追求。于是,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逐渐成为群众议论的热词。
无公害、绿色、有机,三种食品有区别
无公害食品,是指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和操作规程生产或加工,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标志的食品。
绿色食品,是指在无污染的生态环境中种植,生产、加工全过程标准化的农产品,严格控制其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使之符合国家健康安全绿色食品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食品。
有机食品,也叫生态或生物食品,是对无污染天然食品比较统一的提法。有机食品通常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经专门机构认证,其整个生产和加工过程不得加入任何化学合成品。
如果对三种食品品质加以排序的话,最佳者有机食品,次之绿色食品,再次之无公害食品。
而事实上,相对于有机食品近乎苛刻的生产标准,百姓很少能接触到真正的有机食品。而无公害食品允许在标准范围内使用一定的化学合成品,让人总会产生不放心之感。这样一来,只有绿色食品是最为现实,也是通过一定努力能够跳起来摘住的“桃子”。然而,要把这一愿望变为现实还是尚需时日。
山西现有绿色食品102个,基地面积86.2万亩
那么,山西现有多少绿色食品呢?
记者从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了解到,我省现有绿色企业38家、产品102个,基地面积86.2万亩。这与无公害企业641家、产品1506个,基地面积1966万亩,活畜禽1215.12万头(只)的规模相比,确实是小巫见大巫。不过,这也符合客观规律,因为毕竟绿色食品的标准要严于高于无公害食品,品优者自然量寡。
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我省从事绿色食品生产的企业,大多是实力相对雄厚或行业内的骨干。因为绿色食品管理是个动态的过程,符合标准的企业随时可以申请加入进来。但是反过来,虽然已经认证却出现质量问题,或者认证期满后经审查不再符合标准者,则会随时被淘汰。
历经岁月的洗礼,不少绿色食品难以摆脱昙花一现的宿命,而大浪淘沙的结果是,像厦普赛尔黄梨汁、沁州黄小米、维之王山楂、裕源核桃等却站稳了脚跟。他们不但拥有自己的食品生产线,更有自己的原料生产基地,有能力做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标准化生产。
来源:黄河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