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于9月25日举行良庆区第四屆 “香火龙”民俗文化旅游节。
本届“香火龙”民俗文化旅游节将通过政府主导、商旅结合、文化塔台、经济唱戏,调动城区基层文化的活跃因素,打造民俗文化旅游品牌。主要活动如下:
大沙田鑫利华广场购物周启动暨《良庆:民俗与文化》新书首发式。
那马竹泉岛民俗文化特色表演活动。有那马龙狮表演、嘹啰山歌演唱、过火炼(民间绝技)、八音表演、口含火犁头(民间绝技)、香火球表演。届时将邀请国家一级作家、自治区优秀专家王云高和国家一级演员、广西第一代“刘三姐”扮演者马若云等区内民俗文化名人到场指导,并与本土演员同台表演,与观众互动。
良庆区旅游景点展示活动。推出大王滩风景区、竹泉岛旅游区、蚂蚁庄园、那兰白鹭保护区、中国红陶艺术第一人卢权智红陶艺术的创作基地——古榕山庄等本地人文景观、生态景点等旅游资源。
良庆区第四届“香火龙”民俗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文艺、焰火晚会。开幕式文艺、焰火晚会在良庆区大沙田银沙大道滨江广场举行。开幕式文艺演出节目有钱鞭舞、嘹啰山歌对唱、斑鸠调、香火龙舞等突出良庆元素、突出本地特色的原生态作品。
“香火龙”巡游祈福活动。在大沙田银沙大道1公里的路段内,参加巡游表演的8支舞龙队8条“香火龙”巡游舞动、随着“香火龙”的舞动,满街爆竹齐鸣,香火炮烟缭绕,是南宁市中秋、国庆前的狂欢节。游客可在“香火龙”上插香、取香带回祈愿,满足自己美好的心愿。
2009年以来,南宁市良庆区已成功举办了三届“香火龙”民俗文化旅游节,取得了丰硕成果。“香火龙”发源于广东佛山制陶古镇石湾镇,是模仿一排排瓷窑点火时的壮观景象,就地取材,扎成龙身,插上香火制作而成,清代传入良庆镇缸瓦窑村。“香火龙”舞已于2010年5月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加以保护。
良庆区是一个历史文化底蕴极其深厚的城区。就在“香火龙”遗存的缸瓦窑村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古人类活动的石船头遗址,属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以“香火龙”为代表的民间民俗文化遍布城区各地,有老戏(邕剧)、山歌对唱、师公戏、采茶戏、斑鸠舞、香火球、师公舞、龙狮舞、香火龙舞、含犁头、过火炼等民间艺术。本届活动的举办对促进良庆区文化旅游的发展,培育邕江流域文化品牌,展示良庆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提升良庆区和五象新区的知名度具有积极的作用。(邝伟楠)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