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生态兴业富了农民美了农家


时间:2012-12-27  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
原标题:生态兴业富了农民美了农家 四川双流县把生态建设与富民增收结合起来发展特色农业  

  作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之一,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把加强农业生态建设与丘陵地区农村富民增收结合起来,不断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经济,农民们生态兴业的致富梦想逐步变成现实。
  又一茬冬草莓丰收在望
  在双流县,全县常年冬草莓栽培面积达5万亩,其总产量约6000万公斤,年产值近8亿元。
  如今,又一茬冬草莓丰收在望。
  覆盖在地面上的塑料薄膜正陆续掀开,露出的冬草莓红黄相间、泛着诱人的光亮。“又是一个丰收季。”种植户耿桂芝介绍说,今年天气不错,草莓长势非常好。
  这两天,来购买和采摘草莓的人明显增多了,几乎每户村民一天都能接待几十、上百人。“用的是传统农家有机肥,又不打药,所以品质和口感特别好。”“庄主”们告诉记者。
  在合江与兴隆两镇交界处,道路两旁、农庄内外,旌旗招展、人头攒动。双流县从2006年起,每年这个时候都会组织开展采摘冬草莓活动,目前已经连续举办了六届冬草莓节。
  尽管离第七届冬草莓节正式开幕还有几天时间,但一些成都市民已经开始前往位于双流县东山附近的冬草莓生产基地摘果尝鲜。
  双流县农村发展局局长李晨之介绍说,双流冬草莓节每年都会吸引游客10万多人(次),每天采摘草莓达10吨以上,实现旅游收入800多万元。
  根据双流县政府计划,今年节会期间,当地还要组织举办专题影展、绿道健身步行或骑游自驾车采摘游,以及种植能手评比等多项活动,大打草莓牌。
  当地的农家乐也早已备足了食材,除了常见的腊肉、野菜之外,自然少不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各式草莓宴席。记者所到之处,老板们个个热情有加,准备趁着冬草莓节赚上一把。
  种养结合,生态产业逐步壮大
  村民们告诉记者,双流县的冬草莓种植起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其中尤以合江草莓最具代表性。
  近年来,双流县大力加强农业生态建设,使得原本地处丘陵区、经济基础较薄弱的合江镇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冬草莓之乡。
  在这里,据说有半数以上的草莓都产自温室大棚,不仅果实硕大、色彩艳丽,而且酸甜可口、味道鲜美。
  2004年,合江镇相继获得成都市、四川省及农业部“无公害草莓生产基地及无公害草莓产品”标志认证,2005年被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9年获农业部颁发的有机产品认证证书。
  在合江镇南天寺村,友昌养殖场负责人徐青云告诉记者,厌氧处理后的猪尿粪是草莓、枇杷和其他经济作物上好的有机肥,产生的沼气用于发电,“完全是个生态型养猪场”。
  正在安装视频监控的技术员小蒲告诉记者,整个养殖场的种猪繁育目前还处于转化期,不久就会经过认证创立出自己的绿色品牌,“很快就可以通过网络视频,随时了解每头猪的生长情况。”
  村民懂得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过去种红薯、玉米,现在种的是草莓、枇杷。“除了收入增加外,精神状态也不一样了,想法多、讲究了。各家各户的院子都比以前干净整洁了。”在太平镇红旗村,一位饭馆老板告诉记者。
  这位老板说,村民以前家境都不好,这些年发展了生态经济,也懂得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了。
  用当地一位村干部的话说,现代生态农业产生的显著效应,对村民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影响深刻。“虽然对环保、生态的认识不一定准确,但是能不能用化肥,该不该打农药,他们自己会想想后果,正确判断。”
  在双流县,通过近年来大规模的污染治理、生态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品种改良,过去地贫、土薄、水源相对匮乏的丘陵地区现已旧貌换了新颜。
  力促产业和经济活动绿色化
  目前,双流县正在努力打造以有机草莓种植为核心,集生态科技、观光农业、休闲度假为一体,实现一、三产业良性互动的大型现代农业园区。
  双流县环保局局长胡洪军认为,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就是要实现各产业和经济活动的绿色化。


来源:中国环境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